不得人心的關稅實質上是“傷己傷人的鈍器”。
今年年初的TikTok禁令,讓美國人不得不自稱“TikTok難民”,涌入中國社交媒體應用,上繳“貓稅”并最終成為“常駐民”。如今,由于特朗普政府在關稅問題上“翻手為云,覆手為雨”,一些美國人又不幸淪為了“關稅難民”。
據新華社報道,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美國華盛頓、紐約、舊金山、波士頓等一些城市再度爆發示威活動,抗議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大規模裁員、驅逐移民等政策。
美國消費者嘗試海淘
“如何才能直接從中國購買商品?淘寶App顯示我無法支付訂單。”“我能創建賬戶,但頁面顯示不支持運送到美國。有什么辦法嗎?”
這些天來,曾經的那一撥“TikTok難民”如今多了一個身份——“關稅難民”。特朗普政府幾乎“一天一個樣”的關稅政策,讓他們不得不“開辟”變通的購物渠道,希望通過DHgate(敦煌網)、淘寶直接找到源頭賣家,拒絕“中間商賺差價”,以抵消上漲的關稅成本。
新手上路,難免會遇到些許難題。中國社交媒體應用則成了他們提問、尋求網友幫助的平臺。
美國網友提問,中國網友分享經驗。圖源:應用程序截圖
面對美國網友的提問,中國網友一面調侃對方需要繳納翻倍的“貓稅”,驚呼原來海淘也會“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一面盡可能地提供幫助。“找個提供轉運服務的機構,或者問問當地中國人,特別是留學生,他們一般會有用習慣的轉運渠道。”“與當地華人做朋友,把你拉到團購群或者快遞群,你會發現一片新大陸。”還有熱心的中國網友耐心科普“旗艦店”“自營店”概念,“安利”好用的中國電商平臺,傳授網購“避坑”經驗。
美國外貿人擔心未來
然而,生活在美國的萊文夫婦就沒那么幸運了。日常生活中,他們不僅是消費者,也是外貿人。雙重身份讓這對“關稅難民”夫婦無法想象未來的日子。
十年來,萊文夫婦共同經營著一家售賣派對用品的外貿小店。當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開征“對等關稅”之際,他倆剛拜訪完供應商,從亞洲飛回美國。“我差一點就心臟病發作。”萊文先生說。
美國洛杉磯港。圖源:GJ
萊文夫婦說,要想找到愿意接小額定制訂單的美國供應商并不容易。而購買機器自己生產更是不易。“要么我們無法生產出滿足需求的量,要么成本可能增加五六七倍,甚至十倍,然后因為定價過高而被市場淘汰。”
此時正是為假日購物季做準備、給工廠下訂單的時間。但同許多從事外貿行業的美國人一樣,萊文夫婦不敢輕易下訂單。因為,即便供應商來自暫停征收90天關稅的國家,外貿企業也及時搶到了集裝箱上的艙位,大部分訂單都得在90天之后發貨。一切皆有變數。
最終,萊文夫婦不得不決定讓亞洲供應商推遲發貨。“他們擔心我們會棄單,我們則擔心他們會清庫存。”
而在美國,像萊文夫婦這樣的外貿行業“關稅難民”還有不少。萊文夫婦不知道,他們的外貿小店還能不能撐過特朗普政府發動的這場“關稅戰”。如果撐不下去,他們的生活又該如何維系。
無論是“TikTok難民”,還是“關稅難民”,他們都在被迫為特朗普的政策“買單”。正如一些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所警告的,不得人心的關稅實質上是“傷己傷人的鈍器”;倘若長期持續,恐怕會葬送共和黨的中期選舉目標。
出品 深海區工作室
撰稿 深海三文魚
編輯 深海鹽
- THE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