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
是一扇窗
讓法治之光透過書籍的窗
照亮公平與正義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如約而至。法律,是社會秩序的基石,是正義的具象表達。今天,為大家推薦8本法治類好書,它們跨越歷史與當代、融匯中西智慧,邀您一同在閱讀中感受法律的理性與溫度,探索正義的深度與廣度。
01
《政法筆記》
作者:馮象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以隨筆的形式,從日常生活中的法律現象入手,用生動幽默的語言闡述了深刻的法學理論和法律問題,讓法律知識變得通俗易懂,拉近了普通人與法學理論之間的距離。
02
《法海拾貝》
作者:季衛東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選編了作者的學術隨筆55篇,從2008年開始的全球金融危機及其多米諾效應,引發了世界大轉型,體現在了字里行間滲透出的憂患意識,以及立足于現實的反思理性。
03
《法治是一種生活方式》
作者:王利明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將近年來關于中國當下特別是《民法典》頒布實施以來的法治問題及社會問題的思考,以隨感錄的形式集結成冊,內容主要圍繞作者參與《民法典》制定展開,宣傳并闡釋了《民法典》重要制度及相關立法精神。
04
《法治的細節》
作者:羅翔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本書是作者的法學隨筆集,通過熱點案件解讀、法學理念科普等板塊,如辛普森案、電車難題等,普及法律常識與法治觀念,多維度培育法律思維。
05
《刑法學》(第六版)
作者:張明楷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為刑法領域的權威教材,系統、全面地闡述了刑法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結合大量實際案例,深入分析了各種犯罪構成和法律適用問題,有助于我們準確理解刑法規范,明晰行為的法律邊界。
06
《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
作者:瞿同祖
出版社:中華書局
從家族、階級、婚姻等角度剖析中國傳統法律與社會的互動,揭示法律如何根植于儒家文化與禮俗傳統。被譽為“理解中國古代法律與社會的經典之作”。
07
《鄉土中國》
作者:費孝通
出版社:青島出版社
通過深入剖析中國傳統鄉土社會的結構和特點,讓我們能夠明白中國社會的獨特性,認識到在中國推進法治建設不能簡單照搬西方模式,而要充分考慮本土的文化、社會和歷史背景。
08
《洞穴奇案》
作者:彼得·薩伯費
出版社:生活· 讀書 · 新知三聯書店
一本充滿思辨色彩的書籍。書中虛構了洞穴探險者因受困而引發的法律困境案例,14位法官從不同的法律、道德和哲學立場出發,對案件進行了精彩絕倫的判決陳述,引導我們以多元的視角去審視法律實踐中的難題。
“世界讀書日”讓我們一同翻閱書籍,在字里行間感受法律的嚴謹與溫度,探尋法治精神的深邃內涵。
供稿: 局普法治理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