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青網消息,英國政府近日以“打擊普京的戰爭機器”為由宣布50項新制裁,對象包括5家中國實體。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當天回應說,英國政府罔顧國內國際民意,不斷火上澆油,不但沒有反思自己的惡劣行徑,反而羅織罪名制裁中國及其他國家企業,充分暴露了英方的虛偽嘴臉。中方敦促英方立即糾正錯誤,撤銷對中國企業的制裁。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13日表示,英方有關制裁是沒有國際法依據的單邊主義行徑,中方堅決反對,已向英方提出嚴正交涉。
值得注意的是,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日前主持記者會。記者問:據報道,英國議會4月12日通過一項緊急法案,允許英國政府接管英國鋼鐵公司,而該公司已于2020年被中國敬業集團收購。會上,法新社記者提問,英方官員表示,允許英國鋼鐵公司“落入”中方手中是一個天真的想法。中方對此有何回應?“據我了解,你提到的這家敬業集團是一家中國的民營企業,基于市場化的原則同英方開展合作。對于目前英鋼經營遇到的困難,雙方應本著互利的原則商談解決。”
英國鋼鐵公司(資料圖)
英國鋼鐵業歷經多次國有化與私有化循環,最終淪為英國兩黨政治斗爭工具。國際資本頻繁收購,但因技術落后、競爭加劇及外部阻力,企業持續虧損,難掩產業頹勢。作為英國僅存的大規模原生鋼制造商,英國鋼鐵公司意義特殊。一旦它的高爐關閉,英國就會成為 G7 里唯一一個無法用鐵礦石、焦煤等原材料生產原生鋼的國家。其實政府干預鋼鐵行業不是頭一回,2021 年為救給國防工業供貨的謝菲爾德鍛造集團,英國就搞過國有化,還承諾十年投 4 億英鎊。
英國鋼鐵公司斯肯索普工廠(資料圖)
英國商務大臣喬納森·雷諾茲直言,若國有化,政府將按“公平市價”收購股份,但“當前市值實際為零”。他批評敬業集團曾試圖從中國進口鋼鐵替代本土生產,并拒絕英國提出的5億英鎊改造援助,要求雙倍資金,最終導致談判崩盤。保守黨則炮轟工黨“凈零政策”推高能源成本,迫使企業依賴進口,加劇行業危機。此次接管被視作首相斯塔默對改革黨的一次“反擊”。改革黨領袖法拉奇借機煽動全面國有化,并指控敬業集團“收購目的即為關閉鋼廠”,盡管其聲稱證據僅為“直覺”。
這與英國本屆政府的對華態度顯然有所偏差。要知道,英國財政大臣蕾切爾·里夫斯日前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表示,不與中國接觸是“愚蠢的”,并表示英國應與中國保持良好的經濟關系。
里夫斯表示,她今年早些時候赴華參加中英經濟財金對話,以提升英國金融服務企業在華運營能力。“這些安排顯然符合英國國家利益,我將用這種態度與世界任何國家開展貿易談判或金融對話。”她說。
英國商業和貿易大臣喬納森·雷諾茲(資料圖)
此外,據英國《衛報》、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英國商業和貿易大臣喬納森·雷諾茲計劃今年晚些時候前往中國,與中方重啟關鍵貿易對話,以促進雙邊貿易和投資。《衛報》稱,雷諾茲此訪旨在重啟自2018年中斷的中英經貿聯委會會議。此外,英國商業與貿易部門發言人在回應中表示,“我們正采取一致且具有戰略性的方法來處理英中貿易關系”。《衛報》分析稱,雷諾茲計劃訪華釋放了和解信號。《衛報》還稱,英國首相斯塔默也預計在今年晚些時候訪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