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會面,正式啟動兩黨聯合反制民進黨“大罷免”的行動。這場被外界稱為“藍白合2.0”的會面,不僅達成共同推動4月26日凱道抗議活動的共識,更將矛頭直指賴清德。
我們都知道,現在島內雖然是民進黨當家,但在立法機構中民進黨是少數黨,提出的議案因為不得人心總被打回。為了扭轉這種形勢,民進黨祭出“斬首戰”,計劃通過罷免其他兩黨的民意代表,補選民進黨籍人員上位,進而掌控立法機構。
黃國昌和朱立倫
大約一周前,民進黨當局指使檢調單位,以所謂“死亡連署案”,突襲搜查國民黨多個黨部,并帶走多名國民黨骨干,此事是導火索。面對突襲,國民黨當晚就展開反擊。朱立倫親率百名黨員在臺北地檢署前靜坐抗議,高喊“司法追殺、賴清德下臺”,并宣布將在4月26日發起凱道萬人集會。
戲劇性的是,曾被國民黨視為“墻頭草”的民眾黨,這次卻迅速表態加入抗爭陣營。這種轉變背后,藏著民眾黨的切膚之痛。還記得去年島內選舉期間,原本民眾黨已決定和國民黨合作,結果時任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違背承諾,合作破裂。直到賴清德上臺,率先拿民眾當開刀,柯文哲淪為階下囚。如今,同樣的手段又用到國民黨身上,民眾黨已成驚弓之鳥。
日前臺內政部門負責人劉世芳已對外表示,“死亡連署案”的首謀者朱立倫、國民黨民意代表謝龍介、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將被傳喚。
朱立倫率眾抗議
這里需要注意劉世芳的用詞——“首謀者”,一般是已定罪、參與重大作亂才會這么說,現在還沒到這一步,朱立倫卻被如此定性,可見民進黨對國民黨,以及朱立倫本人下手,基本是板上釘釘。在此危急時刻,朱立倫也該有所行動了,至于民眾黨,“新仇舊恨”加起來,也該硬氣一把。
可到頭來是怎么做的呢?對于朱立倫與黃國昌的會面,島內寄予了厚望,就是想看能提出什么建議,結果拉拉雜雜說了半天,都是如何應對美國關稅戰,比如提高防務預算、開放免簽擴大內需、擴大貿易等,對于如何反制賴清德和民進黨,以及集會抗議怎么行動,卻草草帶過。這種本末倒置的操作,讓島內輿論反諷朱立倫“以德報怨”,被賴清德追殺至此,還想著怎么幫民進黨當局渡過關稅難關。
朱立倫和蔣萬安
在此之前,臺北市長蔣萬安曾拋出一個想法——倒閣。蔣萬安說,覆巢之下無完卵,“倒閣”是反攻民進黨的起點。對于這個觀點,黃國昌卻說,“倒閣”救不了臺灣,要思考如何限制賴清德的力量。朱立倫也說,“倒閣”從來不是最終目標,“倒賴”才是核心訴求。
其實,朱立倫和黃國昌的話也有道理,現在島內的權力都集中在賴清德手上,就算換一個行政部門負責人,也沒有什么區別,最終目標還是賴清德。只是話說得如此直白,不僅打臉蔣萬安,也讓民進黨看清一個事實:國民黨內部步調不一,“藍白合”未必能成事。
似乎是對這個結果早有預料,賴清德也沒把兩黨抗議放在心上。隨著羅馬教皇方濟各逝世,臺當局火速運作賴清德出席4月26日的葬禮。這個時間點選得精妙。
一方面,梵蒂岡是臺當局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之前臺灣地區領導人也曾有過先例,當年方濟各就職時,馬英九就曾參與其就職禮,如今賴清德自然也可以參加;另一方面,方濟各的葬禮時間安排在26日上午,正好是藍白率眾抗議的日子,賴清德正好能離島避避風頭。
賴清德和卓榮泰
從目前來看,島內政壇的博弈猶如現代版“三國演義”:民進黨大權在握,推行“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國民黨則守著立法機構半壁江山;民眾黨在夾縫中艱難求生。
值得關注的是,民進黨此次手段異常凌厲。從搜索在野黨部到直指黨魁涉案,這種“斬首式”打擊開創危險先例。若任其發展,臺灣恐將陷入“贏者通吃”的惡性循環——民進黨可隨時動用司法工具清除異己。
島內分析人士認為,藍白聯盟的“貌合神離”恰是民進黨敢于強勢出擊的底氣。當藍白還在爭論“倒閣”還是“倒賴”時,賴清德已著手布局“后罷免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