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藝界,常說:
“入戲不深,絕對不真;入戲太深,人生如戲”。
在演藝界,演員們常常通過不同的演技流派來塑造角色。
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學術派和體驗派。
學術派追求冷靜抽離,而體驗派則追求與角色靈魂相融。
然而,當演員們將角色演得太過投入,就是滅頂之災!
盤點7位入戲太深的演員。
3死2出家,還有一位只能靠“改名”改命!
01張國榮
1992 年,陳凱歌籌備拍攝電影《霸王別姬》,主角程蝶衣的選角讓他一直為難。
來試鏡的男演員雖多,但都因氣質不夠柔美,無法展現程蝶衣的神韻。
一次偶然的機會,陳凱歌看到了張國榮京劇扮相的照片。
眉眼含情,舉手投足間盡顯柔美與韻味,宛如從畫中走出的虞姬。
陳凱歌頓時眼前一亮,為此,陳凱歌親自飛往香港,與張國榮面談合作,還口頭講述了劇本故事。
陳凱歌神色激動地講了兩個多小時,張國榮則一直認真傾聽,全程沒有打斷。
當陳凱歌講到全劇的高潮部分,他發現張國榮神色動容,全身微微顫抖。
講完后,張國榮緊緊握著陳凱歌的手,堅定地說道:
“我就是程蝶衣”。
為了塑造好程蝶衣這個角色,陳凱歌邀請了京劇名伶張曼玲老師為張國榮指導京劇唱腔和身段。
在學習京劇的六個月里,張國榮每天都刻苦訓練,無論嚴寒酷暑,從未間斷。
在拍攝過程中,凡是唱戲部分,他都堅持親自上陣。
他常常用 “情深款款” 的眼神望著張豐毅,以至于張豐毅在不拍戲時,每次看到張國榮都要繞道走。
《霸王別姬》上映后,立刻在影壇引起了轟動。
斬獲了第 46 屆戛納電影節的最高獎項 —— 金棕櫚獎,《時代》雜志更把它評為 “百大不朽電影之一”。
張國榮塑造的程蝶衣,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無法超越的經典形象。
然而,這份榮譽的背后,是張國榮人戲不分的悲劇。
正是因為他對角色的深入理解和共情。
導致他后來在拍攝《異度空間》后,久久不能平息,最終因抑郁癥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張國榮的離世,讓無數人感嘆他是因為入戲太深,才導致了這場悲劇。
同樣因入戲太深而影響人生的還有陳曉旭。
02陳曉旭
87版《紅樓夢》中,陳曉旭將林黛玉的“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演繹得入木三分。
為了塑造這個角色,陳曉旭付出了極大的努力。
不僅將體重減到70斤左右,還盡可能地讓自己陷入敏感的情緒當中。
長時間的拍攝,讓她在拍攝完成后性情大變。
劇集殺青后,她坦言:
“林黛玉鎖住了我的靈魂”。
為了打破這種局面,陳曉旭嘗試出演了一些其他角色,如《家春秋》中的梅表姐。
然而,觀眾們依然無法將她與林黛玉區分開來。
這些作品的反響平平,讓陳曉旭深感挫敗。
后來,她投身商界,創辦了廣告公司,商業版圖橫跨多項領域。
然而,在她事業有成之時,卻患上了乳腺癌。
2007年,她放棄治療,選擇了出家,不到三個月就因病去世。
陳曉旭的離世,讓無數人感嘆“世間再無林妹妹”。
然而,在《紅樓夢》中,被角色影響的還有飾演“妙玉”的姬培杰。
03姬培杰
姬培杰原本只是一家皮鞋廠的普通工人。
一天,選角老師潘欣欣在北影廠路邊偶然遇到了自己的戰友,而姬玉恰好站在旁邊。
潘欣欣一眼就被姬玉那獨特的氣質所吸引。
她覺得姬玉的清冷孤傲、眼神中的幽怨,與《紅樓夢》中妙玉的形象簡直如出一轍。
當即認定她就是扮演妙玉的最佳人選。
為了拿捏住妙玉的清高感,她努力去與角色共情,查閱大量佛教資料。
隨著對妙玉的一步步了解,她的氣質也悄然發生了變化。
在這個過程中,她逐漸被妙玉這個角色所吸引,也對佛教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為了更好地詮釋妙玉,姬玉還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姬玉。
1987 年,電視劇《紅樓夢》播出,姬玉飾演的妙玉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那清冷出塵的氣質、高雅的舉止,將妙玉的形象完美地呈現在觀眾眼前。
盡管妙玉的戲份不多,但姬玉的出色表演卻讓這個角色成為了劇中的一抹獨特風景,也讓她自己一夜成名。
然而,事業一直沒有起色,她離婚后遁入了空門,成為了一名真正的修行者。
04游本昌
游本昌,這位大器晚成的演員,在52歲時出演了《濟公》這部經典劇集。
他堅決不使用替身,以最專業的態度完成了拍攝。
在拍攝《濟公》時,劇組的條件十分艱苦,當時正值夏天,拍攝場地的溫度高達 39 度,酷熱難耐。
但游本昌卻毫無怨言,始終堅持拍攝。
為了呈現出濟公衣衫襤褸的形象,他身上穿的袈裟和鞋子都是破舊不堪的。
而且為了節省成本,濟公啃的雞腿都是反復使用的,常常已經發臭。
但游本昌每次都毫不猶豫地咬下去,直到導演喊 “卡”,才把雞腿吐出來。
自從他演了這個角色后,“鞋兒破,帽兒破”的濟公形象被觀眾奉若神明。
殊不知他自幼就和“濟公”結下了不解之緣。
游本昌的童年并不順遂,自幼體弱多病,父母尋遍名醫,都未能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
直到 6 歲那年,一位路過的僧人看到游本昌后,篤定地對他的父母說:
“這孩子與佛有緣,只要誠信拜佛,必能逢兇化吉?!?br/>
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父母將游本昌送到了上海法藏寺,拜方丈為師。
說來也奇怪,從那之后,游本昌的身體狀況逐漸好轉,他也因此與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
2009年,76歲的他正式剃度出家,法號“定暢”,直言:
“佛本無相”。
徹底將自己的一生和濟公的逍遙智慧融入現實修行。
05段奕宏
段奕宏,原名段龍。
曾因為一部劇走火入魔,只能選擇“改名換命”。
2004 年,段奕宏接到了一個來自泰國的劇本,這便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細偉》。
接到這個劇本時,段奕宏被這個復雜而又充滿悲劇色彩的角色深深吸引。
為了更好地詮釋這個角色,他不惜從 72 公斤減重到 59 公斤,讓自己的外形更加貼近角色那瘦弱、病態的形象。
他還特地前往泰國,參觀了存放細偉干尸的博物館。
隔著玻璃,他久久凝視著那具干尸,試圖從它身上感受細偉曾經的心境變化。
他不斷揣摩細偉從一個善良、單純的青年,逐漸被命運逼成惡魔的心理轉變過程,努力讓自己融入到角色的世界中。
然而,這種全身心的投入也讓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由于入戲太深,段奕宏在拍攝間隙常常陷入角色的情緒中無法自拔。
他會因為細偉的悲慘遭遇而傷心痛哭,內心充滿了痛苦和自責。
每到夜晚,他都感覺細偉的原型就坐在自己的床邊,這讓他備受折磨,常常失眠,精神狀態變得越來越差。
在片場,他也時?;谢秀便?,像丟了魂兒一樣。
甚至在拍攝失手掐死小女孩的戲份后,他抱頭痛哭了半個小時,內心的痛苦和掙扎讓他難以承受。
電影拍攝結束后,段奕宏依然無法從角色的陰影中走出來。
他開始一整夜噩夢不斷,常常夢到墻上都是血的恐怖畫面。
一開始,他不好意思跟身邊的人說明情況,只能獨自承受著這些痛苦,精神狀態也因此變得越來越差。
直到有一天,劇組人員發現了他的異常,導演立刻找了一位法師給他驅邪。
法師在了解了他的情況后,建議他改名字,或許這樣可以幫助他擺脫角色的陰影。
于是,段奕宏將自己的名字從 “段龍” 改為了 “段奕宏”,加上不斷的心理暗示才讓自己走出噩夢。
06馬廣儒
87版《紅樓夢》中賈瑞的扮演者,因入戲太深而抱病去世。
馬廣儒自幼熟讀《紅樓夢》,尤其是賈寶玉這一角色,更是他心中的摯愛。
當87版《紅樓夢》劇組開啟“紅樓選秀”時,馬廣儒滿懷信心地競選賈寶玉一角,卻因為皮膚問題而落選。
最終,他拿到了賈瑞這一角色。
賈瑞在《紅樓夢》原著中是一個不受看重的落魄公子。
他生在賈家,沒有享受到賈家的富貴榮華,反而養成了驕縱、好色的壞毛病。
然而,戲里的賈瑞命運多舛,戲外的馬廣儒同樣是命運坎坷。
他在劇組中遇到了扮演林黛玉的陳曉旭,并對她產生了深厚的感情。
然而,這份感情卻如同賈寶玉對林黛玉的愛慕一樣,注定無法得到回應。
陳曉旭的拒絕讓他深受打擊,甚至通過割腕自殺以證決心。
幸好導演王扶林及時發現并阻止了他,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經過這次事件后,馬廣儒雖然看似放下了感情糾葛,但內心的創傷卻難以愈合。
他將自己更深地埋入《紅樓夢》之中,借酒消愁。
長期的過度酗酒讓他的身體和精神都受到了嚴重的摧殘,最終在32歲那年暴病身亡。
據說他臨終前已經高燒到神志不清,連前去探望的親朋好友都認不出來了。
07六小齡童
六小齡童,因飾演“孫悟空”這個角色而紅遍大江南北。
然而,也正是因為入戲太深,導致他后來將角色“據為己有”,瘋狂撈金。
他多次公開批評周星馳版孫悟空“褻瀆經典”,在楊潔導演追悼會上宣傳個人電影更引發眾怒。
他以“西游文化捍衛者”自居,卻將角色形象商業化至極致,甚至發起商標訴訟,被網友諷為“猴霸”。
結語
演員們為了藝術獻身,這種敬業精神固然可敬。
但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被角色所束縛也是重中之重。
陳曉旭們的悲劇、六小齡童的爭議、游本昌的頓悟,共同勾勒出藝術獻祭者的眾生相。
當掌聲褪去,如何從角色中抽離并重塑自我,或許是比演技更深刻的人生課題。
正如《殼中裂縫》中芬妮的覺醒:戲如人生,但人生終究不是戲。
免責聲明
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沒有低俗等不良引導。
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參考資料:
追憶張國榮:他是青春的回憶,一個時代的潮流 . 四川新聞網 . [2015-5-9]
張國榮.百度百科
陳曉旭病逝 . 人民網 . [2015-3-30]
姬培杰.百度百科
游本昌.百度百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