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三個月,上海樓市表現如何?今天(23日)定調了。
在今天公布的上海今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中,房地產領域尤其亮眼。特別是二手房市場,上海已經連續6個月的單月成交套數,突破1.5萬套榮枯線,折射三重信息。
第一,今年的樓市“小陽春”穩了。最近,一些想要買房或賣房的朋友擔心:距離上海上一次發布房地產市場政策已過去半年,后續效應會不會減弱?看到個別樓盤人氣不足、某些工作日二手房網簽量下降等現象,更有擔憂樓市走勢的聲音出現。
但是,官方數據給市場注入了強心劑。
交易規模方面,上海一季度,市場化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面積增長10.5%;二手住房成交面積增長51%。其中,3月份二手房成交規模達到2.7萬套,創2021年以來同期新高。
價格表現方面,上海房價已呈現止跌回升態勢。3月份一、二手房價格指數分別環比上漲0.7%和0.4%。市場價格體系逐步回歸穩定區間。
第二,政策效應持續發酵,市場走勢向好。二手房交易已連續6個月突破榮枯線,而這一切的積極變化,源頭正是去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房地產市場做出的全新決策部署。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指出,要抓緊完善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這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力度空前,影響深遠。上海迅速響應落實,在3天之后的9月29日發布“滬七條”,從多維度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優化調整。土地是樓市供應的源頭,從去年開始,上海著手對土地市場進行謀劃調度,企業投資熱情高漲。今年以來,連續三個批次的土拍均現溢價成交,平均溢價率達30%。
一季度之后,不少人對4月份的樓市表現尤為關注。盡管整月數據尚未完全出爐,但從局部情況已可一窺市場熱度。
從1日至20日,上海二手住房成交量已經達到1.36萬套,足見交易之活躍。新房市場的“日光盤”現象依然屢見不鮮。本周一,位于浦東北蔡的浦發蓮園躋身“日光盤”行列,開盤當日,357 組客戶激烈爭搶112套房源。從近期多個樓盤的認購情況來預判,后續“日光盤”有望不斷涌現。閔行梅隴的保利海上印,認購首日認購率就高達183%;浦東唐鎮的浦發唐城五期項目,目前認購率已超131%;寶山楊行的四季隱秀加推批次,認購率也達到了95%。而浦東楊思板塊的翡雲悅府,在認購結束后,更是成為今年以來上海認購人數最多、認購率最高的樓盤,吸引了將近1000組客戶認購,認購率高達 412%,創下浦東內中環間認購新紀錄,其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新楊思熱門樓盤認購現場
第三,住房消費已經成為穩經濟、提振內需的重要支點。對于上海房地產市場的長遠發展,我們需要抱有充分信心,這并非空泛的口號。
企業用真金白銀投票,印證了在不確定性不斷增強的未來,核心城市資產的壓艙石作用將愈發凸顯。這兩年,上海宅地土拍市場涌入了許多滬外開發商,既有國內的,也有海外的。寫字樓市場同樣熱度攀升,自去年起,不少國內實業資本加速在上海布局。
城市板塊與產業結構轉型,有望夯實需求基本盤。上海建設“五個中心”,優質產業持續造血,必然會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聚集,催生對高品質住宅的旺盛需求。城市更新方面,“兩舊一村”持續推進,釋放出大量改善型購房需求。二者將為樓市注入可持續的增長動能。
最后來說說,普通消費者要怎么買房呢?要知道,上海樓市早已告別全面普漲的時代,呈現“結構性熱銷”特征,核心地段高端盤熱銷與外圍區域平穩去化并存,說明市場正回歸理性。這種理性是供需關系在政策引導下的再平衡——優質資產憑借稀缺性持續受捧,剛需產品通過性價比贏得市場,不同層級的需求均能在體系內找到釋放空間。
因此,買家需要摒棄“盲目跟風、閉眼買房”的思想,轉向和城市發展規劃契合的區域進行優先選擇。這包括城市的中心區域,以及正在崛起的新城板塊。這些區域不僅蘊含著豐富的產業發展潛力,同時在基礎設施和生活配套方面也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對于買家來說,將是更具前瞻性的選擇。
一句話總結:政策引導之下,市場回歸理性,分化行情中,價值決定成敗。上海樓市的“確定性”,就藏在對城市發展邏輯的深刻理解里。
原標題:《連續6個月!上海二手房保持熱度,折射三重信息》
欄目主編:陳璽撼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片編輯:雍凱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戚穎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