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韓宇
在第三十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qū)人民檢察院推出“書香甘檢”系列閱讀活動:親子線上共讀、書友線下分享、“悅”讀打卡換咖啡……浸潤書香的“四月讀書月”是甘檢人品讀春天的美好方式,這里既有儀式感滿滿的文化雅集,又有以書潤心的獨享時光,干警們通過多元形式共赴與書籍的春日之約。
親子共讀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
為進一步深化“書香飄萬家”全國家庭親子閱讀行動,全國婦聯(lián)家兒部聯(lián)合相關單位,組織開展全國家庭親子誦讀活動。甘井子區(qū)人民檢察院干警積極響應號召,以書香涵養(yǎng)家風,在親子共讀中傳承中華文化基因,童聲瑯瑯傳經(jīng)典,稚語聲聲潤心田。
書友雅集
凈手入座、閉目聆音,清越缽音與淅瀝雨聲交織成韻,這是心理學老師在以“樂”的方式為大家放松解壓。而后,甘井子區(qū)人民檢察院干警親手沏泡當季春茶,溫杯燙盞,滿室生香,一場頗具儀式感的閱讀交流會就此拉開帷幕。
“林徽因女士以數(shù)據(jù)實證支撐古建筑研究,以詩歌傳遞人文溫度。這種理性與感性的交融,讓我聯(lián)想到檢察工作中法理與情理的平衡。”一位干警分享《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時說,“我們既要公正司法、維護法律威嚴,也要懷著‘耐心、細心、關心’的人文關懷,秉持‘如我在訴’的為民情懷。讓司法有力度也有溫度,真正給群眾帶來‘四月天’般的溫暖。”
“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雖以‘拙’著稱,但他自省自律踐行‘日課十二條’,終成一代大儒。”一位青年干警在分享《曾國藩傳》時說道。她還帶來六枚珍藏的清代銅錢:從康熙通寶到光緒重寶,這些錢幣曾流轉于市井巷陌,見證過煙火百態(tài),正如檢察官們辦理的每一起案件,無論案情大小,都牽系百姓冷暖悲歡。銅錢歷經(jīng)歲月仍輪廓分明,司法為民的初心也當時時拂拭,不移志、不蒙塵。
與會書友們熱烈探討著閱讀時的所感所悟,從《日瓦戈醫(yī)生》中時代狂瀾下的生命飄零,到《野草》中“地火奔涌”的生命意志;從《我的阿勒泰》的牧歌悠揚,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抗爭命運;從《笠翁對韻》的童蒙養(yǎng)正,到《人間詞話》的三重意境……檢察干警們在歷史長卷與時代命題間穿梭,于方塊字的橫豎撇捺間窺見人間經(jīng)緯。
打卡換咖
“書香甘檢”還同步推出了“一張讀書照片換一杯咖啡”創(chuàng)意活動。圖書室提供DIY服務,甘井子區(qū)人民檢察院干警們可以根據(jù)個人時間安排閱讀,不必統(tǒng)一書目或分享心得,定格一張照片留下一枚讀書印記,即可兌換一杯現(xiàn)磨黑咖。這種“潤物無聲”的方式有助于干警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讓閱讀成為甘檢人最詩意的“充電站”和“減壓倉”。
一張張相片,記錄著不同的閱讀場景——午間小憩時分,翻開《司法的細節(jié)》,碰撞思辨火花;周末書桌前,攤開一本《人間草木》,細嗅生活芬芳......書香浸潤中,閱讀學習已逐漸成為甘檢人共同的精神底色,也豐富著基層檢察院檢察文化建設的日常載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