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現場
保護和利用工業遺產,玉溪將有法可依。4月22日下午,開屏新聞記者從《玉溪市易門銅礦國家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條例》(下文簡稱《條例》)頒布施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條例將于5月1日正式實施。
易門綠汁(資料圖)
作為云南省首部工業遺產保護地方性法規,它的出臺不僅填補了省內相關領域的立法空白,更標志著易門銅礦國家工業遺產的保護與利用工作邁入科學系統、規范有序的全新階段,為傳承工業文化基因、挖掘工業遺產價值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
易門銅礦的歷史沉浮與立法守護
易門銅礦的歷史悠久,早在明朝萬歷年間,綠汁的銅礦開采就有一定規模。新中國成立后,易門銅礦被列為國家“一五”計劃重點項目,先后建成投產三家廠、鳳山、里士、起步郎、老廠、獅子山、梭佐七座大中型礦山,逐步發展成為“中國八大銅礦”之一,高峰時期礦山工人達3萬余人。但隨著銅礦資源的逐漸枯竭,礦區經濟開始下滑,2002年易門礦務局改制并陸續遷出綠汁鎮、部分礦山關閉或轉向,大量工業遺存處于荒置狀態。
易門綠汁(資料圖)
這些工業遺存見證了三代奮斗者在綠汁江畔接力發展工業、創造輝煌的歷程,是工業文明的重要載體,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兼具著重要的科技價值、經濟價值和情感價值。2020年,易門銅礦被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為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其中,木奔選廠、易門礦務局機修廠、木奔變電站、礦務局客車庫、木奔大橋、吊橋、蘇聯專家樓、綠汁電影院、重型鐵板給礦機、旋回破碎機等設備、鑄件木模被認定為核心物項。
易門綠汁(資料圖)
伴隨著綠汁鎮新型城鎮化建設不斷推進,集鎮規劃建設與工業遺產保護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為破解這些難題,2024年,省、市人大常委會將條例列入了立法工作計劃,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歷經多次論證和修改,最終出臺《條例》。
筑牢法治屏障,激活工業遺產動能
《條例》共14條,圍繞“保護什么,誰來保護,怎么保護和活化利用”進行相關制度設計,兼顧了國家工業遺產嚴格保護與合理利用。
易門綠汁(資料圖)
在保護方面,明確了政府及其部門、工業遺產所有權人的保護責任,確保核心物項不受損害。同時,《條例》明確:損壞或者擅自移動、拆除工業遺產標志和其他工業遺產保護設施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并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在工業遺產或者保護設施上涂污、刻劃、張貼、攀爬的,責令整改;拒不改正的,給予警告,可以并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較重的,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損毀或者擅自移動、拆除工業遺產的,責令改正,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嚴重后果的,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違反條例規定,由易門縣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門給予處罰。
易門綠汁(資料圖)
在利用層面,《條例》鼓勵多元活化利用模式,支持開展科普和愛國主義教育、開發工業旅游、建設工業博物館、工業文化產業園區、培育研學實踐基地等,統籌協調保護與發展的關系,讓易門銅礦國家工業遺產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開屏新聞記者 李春麗 攝影報道
一審 孫琴霞
責任編輯 羅秋旭
責任校對 何丹
主編 林舒佳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