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的午夜,網紅黃一鳴在社交平臺上連發數條動態,曝光她與王思聰的私密聊天記錄,引爆了本就暗流涌動的輿論場。
早在2024年6月,她就因公開女兒“閃閃”的生父身份是王思聰而名聲大噪。
然而彼時王家一直選擇沉默,讓黃一鳴以“單親媽媽”之姿在互聯網世界里賺足了關注,也賺得了不少真金白銀。
一、從短暫情緣到生育爭議
2022年的成都之行,為這兩人留下短暫且交織的回憶。
輿論風暴的源頭,要從2022年7月10日至18日間的成都之旅說起。
那時王思聰與某網紅正打得火熱,一同吃火鍋、逛街、約會時被路人拍照上傳。
而黃一鳴也出現在同一座城市,同一時段,她最初聲稱自己在2022年6月21日于四川電影學院畢業典禮上結識王思聰,但根據IP地址比對,6月底她就已回到安徽,這讓“畢業典禮相識”的說法遭到質疑。
不少網友因此得出結論:王思聰和黃一鳴的關系或許只有短短一周的交集,尚不足以稱之為真正的情侶。
可就在2023年6月,黃一鳴突然高調宣布:“我生了個女兒,名叫‘閃閃’,爸爸就是那個頂級富二代。”
當時王思聰的回應帶著幾分不耐煩,留下句“別發酒瘋”就再無更多表示。
直到2024年6月,黃一鳴再度放出重磅猛料,曬出聊天記錄,指王思聰“裝窮”寧愿說“明年再給錢”也不愿承擔奶粉費。
引發眾人大跌眼鏡之余,“王家是否知道已有孫女?”也成為熱議話題。
王思聰本人依舊冷處理,只在少數場合斥責女方炒作。
2025年4月22日,這場糾葛再次升級:黃一鳴公開與王思聰就“孩子去留”的對話,爆出她當初堅持生下“閃閃”,而王思聰卻表示“隨便你生”。
這一新一輪的爆料讓網友瞬間炸了鍋。
有人質疑,“這次的非婚生子是不是又一場‘逼宮’?”也有人同情黃一鳴,認為她大膽對抗豪門,至少捍衛了自己和女兒的權益。
二、核心爭議
最先被搬上臺面的,當然是“孩子到底是不是王思聰親生?”在黃一鳴呼吁做DNA親子鑒定時,王思聰卻遲遲不正面回應。
法律專家的觀點相對清晰:只要證明非婚生子女與生父有血緣關系,其繼承權不容置疑。
但是王家有沒有可能通過設置家族信托或境外資產來規避?不少懂行人士表示:富裕家族常見此類安排,可讓非婚生子女的繼承之路異常艱難。
與此同時,“奶粉費”與“撫養費”也成了人們窺視豪門博弈的切入口。
黃一鳴頻繁曬出的對話記錄里,王思聰雖然沒有直接否認孩子的血緣關系,卻多次用“明年再給”之類的回復來搪塞。
有人調侃道:“堂堂富少什么時候窮到付不起奶粉錢?”但也有人認為,王思聰極可能只是想冷處理,不想被女方拿捏。
在輿論戰中,王思聰一直采取“靜默+反擊”的策略。
一方面他通過律師否認存在“私生女”一說,將其稱作“借流量上位”;另一方面又有網傳他雇傭水軍聲稱女方炒作。
自媒體的世界瞬間出現兩種陣營:一邊是心疼“獨立母親”的粉絲,給黃一鳴直播間沖銷量,讓她在短短半年時間里累計收入突破千萬元;另一邊則譴責她“蹭熱度、賣慘”,硬把孩子當流量密碼。
三、階層焦慮與道德審判
圍繞“草根網紅大戰富豪少爺”的故事,自然會激發公眾內心對階層跨越的想象。
黃一鳴從素人到名聲大噪,幾乎是一場“爆冷式逆襲”:高調炫耀自己的網店銷量、直播間帶貨傭金,以及商演廣告費的流水,動輒幾十萬到上百萬元。
這讓一部分網友心生羨慕,覺得這是“小人物也能爆紅”的時代機遇;也有不少人質疑:你不是自稱“單親媽媽”很辛苦嗎?為何滿身奢侈品?
自然這個問題也與性別議題掛鉤,許多女性網友認同黃一鳴的做法:既然孩子已經出生,就理應得到相應的保護和經濟支持。
她們抱團聲援“母愛不可質疑,別讓女性獨自承擔生育風險。”可男性角度又截然不同:一些人覺得黃一鳴是“心機上位”,把孩子當通往豪門的鑰匙。
兩派在社交平臺互撕,各說各理,卻都忽略了孩子本身的利益。
還有人拿吳綺莉事件做對照,當年吳綺莉曝光“小龍女”父親成龍的身份,也曾引發軒然大波。
時至今日,吳綺莉與女兒的關系依然糾葛不斷,飽受心理與情感壓力沖擊。
現在又是一個“未婚生子,豪門父親否認”的情形,很多人便憂心:“閃閃”才幾歲,就被推到鎂光燈下,連廣告商都找上門來拍母女短視頻,這對孩子的成長真的好嗎?
然而在網絡的狂歡中,商業邏輯無處不在。
黃一鳴為女兒開社交賬號接洽廣告,對外宣稱:“給閃閃賺奶粉錢,也不給王家占便宜。”
四、法律與資本的交鋒
王家似乎一直保持不動聲色的態度,但律師團隊早已在幕后進退有度。
王健林及萬達集團先前就對外表示“不回應個人私事”,這其中體現的或許正是“法律防火墻”的概念。
豪門家族通常會借助家族信托、海外資產布局以及多層法人結構,來避免個人糾紛擴大到整個企業,使得當事人很難撬動其核心利益。
不過法律并非毫無辦法,假如黃一鳴真的通過司法途徑提出撫養費訴訟,要求王思聰提供DNA檢測,那一旦證實血緣關系,就算再多的信托協議也無法阻斷法律對孩子權益的保護。
但這場官司有可能曠日持久:王思聰如果選擇“分期支付”或其他方式敷衍,女方或許要投入大量時間金錢才能真正拿到撫養費。
此前就有類似富豪糾紛案例,多以私下和解收場。
因為無論是王家還是黃一鳴,都不愿把所有內幕徹底攤開在媒體和公眾面前,更大的風險是輿論發酵對企業聲譽的影響。
法律和資本在博弈,表面上是孩子的撫養與繼承問題,背后卻牽連著更多的商業機密以及社會資源配置。
在這一系列混沌中,最值得關注的卻往往是最弱勢的一方:孩子。
父母之間的一切對抗,都在不經意間讓孩子背負了無法估量的社會標簽。
從法律層面來說,尊重孩子的合法權益是關鍵;從道德層面而言,雙方也許更該坐下來,用更理性的方式來處理。
只要有確鑿證據證明孩子確是王思聰親生,那么繼承權、撫養權、探視權這些都該在法律框架內落實,而非繼續以零碎爆料“互撕”。
不少媒體在評論時更提醒公眾:當熱搜散去,流量退潮后,這條新聞不過是一地雞毛。
很多吃瓜群眾看過一遍又一遍的聊天記錄,轉發了段子和表情包,笑鬧之后,事件真正的“傷口”卻留給當事孩子去面對。
結語
這場豪門糾葛,從2024年到2025年,仍在延宕發酵。
人們在看熱鬧的同時,也看到了“網絡流量”的巨大能量,更看到了非婚生育在法律和社會認知層面依舊存在的灰色地帶。
或許所有的爭議都能被歸納為一句話:當法律的天平與資本的護城河沖撞時,誰能真正阻擋一腔人性欲望?最無辜的,始終是那個名叫“閃閃”的孩子。
不論她日后能否擁有王家的財富和身份,希望在這漫長的風暴中,她能真正得到父母雙方的愛與呵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