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
記者從四川省衛健委獲悉
省衛生健康委組織制定了
《四川省“滿意度提升年”行動實施方案》
(以下簡稱《方案》)
行動范圍涵蓋
全省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
同時鼓勵二級以下
公立醫院和全省民營醫院
參照開展
《方案》提到,落實“一次掛號管三天”。全省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全面落實“一次掛號管三天”服務,患者在就診當日如因檢驗或檢查當天不能完成或不能獲取報告,在三天內可攜帶報告結果到同一醫院的同一院區、同一科室復診,無須再次掛號,減少患者掛號費用和等待時間。到2025年底,二、三級公立醫院100%實行“一次掛號管三天”。
推廣“先診療后付費”信用就醫模式。強化“政府+醫療機構+銀行”聯動,鼓勵全省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結合個人征信體系等信用工具,面向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的就診患者實行“先診療后付費”便民方式和信用就醫結算方式,切實減輕患者就醫時的預交資金壓力,提高患者就醫便捷度和就醫效率。到2025年底,除甘孜州、阿壩州外,各市(州)至少30%三級公立醫院開展“先診療后付費”服務試點。
優化預約診療服務。全省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全面推行分時段預約診療和檢查檢驗集中預約等服務,推廣診間、跨科、復診、診療團隊內、醫聯體內等多種預約模式,運用人工智能等手段提升預約診療精準度。醫院導醫臺應具備查詢全院候床信息的功能,可實時為患者提供查詢服務,以確?;颊吣軌颢@取到最新信息。到2025年底,85%二級公立醫院和100%三級公立醫院開展分時段預約診療服務,30%二級公立醫院和50%三級公立醫院提供檢查檢驗集中預約服務。
完善“一站式服務中心”。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全面建立門診“一站式”服務中心,以患者需求為導向,拓展門診“一站式”服務中心業務范圍,整合審核蓋章、咨詢引導、人工預約、便民設備租借等服務功能;建立患者入出院服務中心,為患者提供入院手續辦理、醫保審核、出院結算、檢查檢驗預約、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等“一站式”服務。鼓勵開展移動支付、床旁結算、檢查檢驗預約及結果推送、藥物配送等便捷化服務,減少患者來回奔波。到2025年底,90%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建成門診和入出院“一站式”服務中心。
推行檢查檢驗結果互認。進一步規范醫院臨床檢查檢驗行為,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檢查檢驗,降低醫療費用,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2025年底前,各緊密型醫聯體(含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按照互認的項目范圍、參考時限、質量要求等標準,實現醫聯體內醫療機構間全部項目互認,各地市域內醫療機構間互認項目超過200項。
推廣“互聯網+護理服務”。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依托互聯網等信息技術,以“線上申請、線下服務”的模式為主,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精準提供專業護理服務。為護士提供手機App定位追蹤系統、配置工作記錄儀、一鍵報警、延時預警等裝置,購買醫療責任險、人身意外傷害險等,切實保障上門服務安全,有效防范和應對風險。力爭到2025年底,除阿壩州、甘孜州、涼山州地區外,三級公立醫院均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原則上每個縣(市、區)至少有1家二級及以下醫院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鼓勵基層醫療機構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
優化院內就診流程。到2025年底,30%的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和三級公立醫院實現院內智能導航。加強醫務社工服務,到2025年底,全省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均建立醫務社會工作和志愿者服務制度,有條件的三級公立醫院設立醫務社會工作部門,配備專(兼)職醫務社會工作者。
推進轉診中心建設。到2025年底,全省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設立獨立轉診中心,二級以下公立醫院均指定醫務科或門診部承擔轉診職能,提供“一站式”服務。
解決醫院停車難問題。增加醫院停車位供給,通過新建停車場、改造現有停車場、租用停車場等方式,緩解醫院停車難問題。鼓勵與周邊單位或社區合作,共享停車位,進一步緩解停車壓力。
此外,《方案》還提到推進醫院適老化改造、推行“全院一張床”、探索提供陪診服務、增進醫患溝通、加強投訴舉報中心建設等方面的行動。
來源:成都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