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宿松縣二郎鎮有一片70多畝的“花田”。
雛菊、月季、玫瑰等數十種花卉正在春日的陽光下盡情綻放,這一幕讓花田的主人汪玲霞、徐峰夫婦心里特別踏實,“我們流轉土地經營自己的花田,就是為了解決被供應商‘卡脖子’的難題”。汪玲霞說,前幾年,公司對鮮花有很大的需求量,但供應商卻經常以各種理由提高價格,有時甚至直接中斷供貨,轉而將鮮花供應給其他買家,這讓他們非常被動。為了不被供應商拿捏,她與丈夫徐峰決定建起屬于自己的花田,種花、養花。
花田旁邊就是押花工廠,四五十名工人正將五顏六色的鮮花擺放在被稱為壓花器的“干燥板”上,然后進入下一道工序,“‘干燥板’是公司一項核心技術,是我們花費近半年時間研發出來的。”徐峰介紹道,之前他們所需的“干燥板”完全從外面購買,“干燥板”是易耗品,成本較高,導致公司利潤微薄,“一直靠外購行不通,因此決定自主研發。”
2018年,汪玲霞、徐峰返鄉創業,在宿松縣創辦了安徽植趣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植趣),經營押花生意,押花是指將鮮花加工成干花工藝品,然后銷售出去。
據介紹,植趣現有70多名員工,在工廠里押花的工人大多是附近村民,有效帶動村民致富和鄉村振興,其公司擁有的干花品類、款式和年銷量均處于行業第一方陣。
“起初公司主要經營手工紙,我們的手工紙在幼教市場上非常受歡迎,一度在某寶上銷量排名第一。”汪玲霞說,“后來我試著將手工紙與其他材料結合搭配,如毛線頭、碎紙片,結果發現配上干花后銷量特別好,再后來干脆去做押花,不斷拓展其品種和色彩。”
現在,汪玲霞又將押花生意拓展到家居裝飾畫和花燈領域,讓其產品線更加豐富,植趣的押花產品年銷售額逾千萬元,“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及對美的不斷追求,押花市場將會迎來更快速的發展”。汪玲霞認為,押花不僅可以提供審美價值,還能帶來情感上的慰藉,提供情緒價值,而這正是她和丈夫帶領員工繼續前進的動力。
汪玲霞(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