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科技網訊,博世科(300422)4月22日發布2024年年報,宣布全年實現營收15.92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5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8.65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00.6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37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4.75%。
博世科表示,公司出現虧損的原因主要為以下三點:
一是公司實施的市政類工程項目集中進入結算期,G端客戶在對公司送審項目進行工程量審計時,基于部分審計機構為控制建設單位成本等原因,導致公司已確認收入的項目出現審減情況,為加快應收賬款的回收,經公司與政府方等建設單位協商一致,公司同意政府方審核意見審減工程量。
二是受部分業主支付能力下降以及工程項目審計結算周期長等因素影響,部分老舊工程項目回款難度增加,公司報告期末應收賬款賬齡增加,計提了信用減值損失。
三是公司部分運營項目經營業績不達預期,公司基于謹慎性原則,對存在減值跡象的相關資產、項目計提減值損失。
公告披露,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博世科應收賬款和合同資產余額高達32.38億元,為應對回款問題,博世科透露,針對賬齡長、數額大、回款難度高的項目,公司通過主動策劃并積極溝通業主,采用“優質項目置換+以資抵債”的組合方案,累計完成2,184.14萬元債權重組;同時,公司建立了“催收、發函、訴訟”相結合的法律保障機制以促進回款工作,全年啟動法律程序項目90個,涉及金額2.97億元。
此外,公司將回款與各高管和各事業部績效考核直接掛鉤、針對不同賬齡的應收款項匹配不同激勵政策等措施,有效推動了回款工作的開展。公司還充分抓住國家化債政策的機遇,將回收應收賬款與國家化解地方債務的大戰略相結合,全年協助業主完成218個項目的化債申報,推動10.28億元應收賬款納入地方化債清單。
在創新回款思路方面,公司通過抖音、今日頭條等全國性媒體平臺發布了30多個項目的輿論催收材料,通過輿論監督的方式清收回款1,000多萬元。
2024是博世科在安徽寧國的第一個,也是最后一個自然年,從業績表現,尤其是三大虧損原因看,顯然不及預期。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廣西國企南化集團已取得博世科控制權,公司的實控人已變更為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司名也由“安徽博世科”變更回“廣西博世科”。
然而,根據同日發布的2025年一季報,博世科今年一季度實現主營收入2.6億元,同比下降58.44%;歸母凈利潤-1043.71萬元,同比下降115.64%。
看來,重回廣西的博世科,2025年可能依舊不樂觀!
編輯:zbl
發布:zbl
中環網聲明
1. 凡標明“原創”或來源注明“環衛科技網”的文章,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2. 如需轉載文章請聯系:131 0541 5928(同微信);
4. 本作品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 熱線:0531-8260 736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