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延吉路社區,有一位名叫藍信長的老人,被大家伙親切地稱為“學霸爺爺”。今年79歲的藍信長,自2007年退休后,堅持每天讀書學習充實自己,手寫整理了50余本讀書筆記,有近300萬字。想更專業地為社區服務貢獻力量,他先后考取了國家心理咨詢師三級、國家心理咨詢師二級職業資格證書和社會工作師職業資格證書。活躍在志愿服務活動一線的他,一天到圖書館學習六小時是“家常便飯”。近日,記者走近這位在求知道路上越走越遠的老人,揭秘“學霸爺爺”煉成記。
(受訪者供圖)
手寫讀書筆記近300萬字79歲退休老人有“三師證書”
“學習讀書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了,形成了一種習慣,一天不看書,就覺得是缺了點什么。”79歲的藍信長精神矍鑠,講起自己的學習故事,他娓娓道來。1969年參軍入伍,藍信長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歲月。保持著求知欲的他,在1985年參加全國成人高考,并且考上了山大歷史系專科。工作閑暇之余,他也總是手不釋卷,曾發表過數十篇論文,2005年被評聘為教授級高級政工師職稱。老有所為,筆耕不輟。退休后,藍信長系統學習了心理學、社會學、營養學等專業知識。“邊學邊思考,邊學邊記筆記,寫了有50多本讀書筆記,有300萬字。”藍信長介紹,術業有專攻,在學習的過程中,他決心要繼續深入學習心理學專業知識。
79歲的“學霸爺爺”藍信長
2008年和2009年,藍信長參加了國家心理咨詢師的學習和考試,并分別考取了國家心理咨詢師三級、國家心理咨詢師二級職業資格證書。好消息的背后,是這位退休老人全力以赴,付出了難以想象的努力。“有時候我一天學 12 個小時,早上 8 點起來,一直背書背到晚上 12 點。有時候背著背著書就惡心,我就到公園去轉轉。當時想法就是一定要考出來,我就不信了,還考不出來。”藍信長說道,“學習過程實際上也是自我提高,就想著為社會做點什么。社區工作繁雜,僅靠熱情是不夠的。”希望在社區工作中“幫上點忙”的藍信長,又在2018年考取了社會工作師職業資格證書。
赴考被考生誤認為是“考官”勤奮工作刻苦學習鑄就家風
在采訪中,藍信長向記者分享了自己的赴考趣事。“我是去煙臺考試,一進考場,有考生站起來了,以為是監考老師來了。”藍信長說道,他是整個考場年紀最大的,被考生認成了監考老師。“考官看到我的年齡都說,我監考10多年了,之前從來沒遇到70歲以上的考生。”空閑之余,藍信長幾乎一天都“泡”在圖書館里,學習六個多小時。“先從電腦上看資料,再讀報紙。看到感興趣的內容,從網上找到下載下來。”在參與社區工作,調解糾紛時,藍信長經常用所掌握的專業知識,結合自身經歷“現身說法”。“心理學有一個名詞叫‘共情’,我把我的想法和體會分享給他們。面對某個問題,我有經驗,給提供一個參考。”這些年來,藍信長經常到街道社區、幼兒園、養老院等開展講課活動,已有二三百場。
(受訪者供圖)
2019年,藍信長在市南區延吉路社區成立了工作室。藍信長說道,社區有位老人因為家庭矛盾想不開,他與這位老人坐下來促膝長談,有一次談了三個多小時,漸漸打開了老人的心結。“老人坦言有了傾訴對象,心結也一點點融化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藍信長的老伴李成英曾獲得青島市三八紅旗手、青島市勞模稱號,退休后一直熱心于公益事業。“我在社區或者圖書館學習,老伴也在家里讀書看報。”在倆人的耳濡目染下,兩個孩子在各自的領域學有所成,熱愛學習早已成為家風,藍信長家庭獲得2017年青島市文明家庭,2018年山東省最美家庭等榮譽稱號。活到老,學到老。藍信長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知識的熱愛和追求。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曉雯 黃瀅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