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的童童(化名)因意外斷指,斷端僅剩黃豆大小;7歲的天天(化名)因重物砸傷,手指缺血長達28小時。
近日,就在同一天,這兩場與時間賽跑的手術,在廣醫附屬番禺中心醫院創傷骨科超級顯微鏡下緊張展開。當主刀醫生宣布“通血成功”時,家長在手術室外喜極而泣——這場“針尖上的戰斗”,不僅保住了孩子的手指,更讓兩個家庭重拾對未來生活的信心與憧憬。
01
右手指被鐵門夾斷,黃豆大小斷指成功再植
“醫生,救救孩子!”來自山西的童童與父母在廣州游玩時,意外被鐵門夾斷右手指。父母心急如焚,帶著童童和斷指輾轉多家醫院,卻因孩子年齡小、血管纖細,均被告知“無法再植”。絕望之際,他們得知廣醫附屬番禺中心醫院在斷指再植領域技術領先、經驗豐富,于是童童一家抱著最后一絲希望前往該院。此時,距離童童外傷斷指已過去5個半小時。
該醫院急診科陳永華主任團隊接診后立即開通綠色通道,但童童斷指僅黃豆大小,斷端軟組織挫傷嚴重,且孩子正處于支原體肺炎治療期,麻醉風險極高。顯微修復重建組古欣慶主任團隊迅速會診,決定采用超級顯微技術。
斷指再植手術成功的關鍵在于精準吻合斷端血管神經。三歲幼兒手指不足成人手指粗細的三分之一,且斷端靠近肢體末梢。為確保斷指成活,并將對未來發育和功能的影響減至最小,手術至少需吻合動脈、靜脈和神經。該手術全程在高倍顯微鏡下操作,手術精度高、操作空間狹窄,任何微小失誤都可能導致失敗,這對術者顯微血管吻合技術、團隊配合與應急能力均是考驗。
“每一針都像在繡花。”手術過程中,手術與麻醉團隊密切配合,完成清創探查固定。由于血管壁、管腔細,縫合難度極高,每個吻合口僅能縫4針且不容有誤。
在25倍手術顯微鏡下,團隊采用世界最小血管吻合縫線12/0,成功吻合2條指動脈、1條指腹靜脈和4條指神經,并以美容縫線縫合皮膚甲床。歷經1個半小時精細操作,童童指端皮膚恢復紅潤,毛細血管充盈反應良好。
手術順利完成,創下該院超級顯微幼兒指端再植紀錄。術后,斷指成活,童童恢復良好,順利出院。家長含淚送來錦旗:“你們給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童童家長向治療團隊送上錦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