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截圖
“爆單了。”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微信上向松延動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松延動力)方面了解比賽后訂單情況時,公司人員如是說道。
上周六(4月19日),北京亦莊舉辦了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馬拉松。賽場上,“小頑童”隊的“N2”機器人拿下亞軍獎牌,這也讓N2背后的公司——松延動力名聲大噪。“爆單”的,正是這款參賽機器人。
4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了松延動力的銷售人員。受訪銷售人員透露,此前公司每天的咨詢量在300次左右,馬拉松賽后,每天的咨詢量已經增長到500~1000次。公司在抖音、小紅書等渠道的咨詢量也“爆”了。原本有現貨的N2人形機器人,排單已到11月份交付。
值得一提的是,比賽之后的4月20日晚8點,京東拍賣舉辦了全國首場“人形機器人拍賣會”,活動海報上出現了N2機器人的身影。據公開報道,拍賣大約進行了30分鐘,在經過21次出價之后,N2最終以56806元的價格成交。
在這之后,面對這波“亞軍流量”,松延動力如何接招?
圖片來源:京東拍賣截圖
松延動力“一戰成名”
松延動力成立于2023年9月。公開資料顯示,其創始人姜哲源出生于1998年,本科就讀于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在清華大學讀博期間,姜哲源的研究方向是“深度強化學習足式機器人的運動控制”,但他最終選擇退學創業。公司核心成員也多是和姜哲源同齡的年輕人,他們畢業于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等多所高校。可以說,不論從成立時間還是團隊構成來說,這都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年輕公司。
作為一家專注于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的科技企業,天眼查App信息顯示,松延動力從2023年11月至2025年3月,已累計完成五輪融資。今年1月和3月,公司接連完成了A輪及A+輪融資,涉及金額都是上億元。投資方包括嘉興天啟資本、英諾天使基金、北京未來科學城基金、彬復資本、華強資本等。
4月19日,亦莊人形機器人馬拉松比賽上,松延動力的 “小頑童” “旋風小子”兩隊機器人分別以第二、第三名的成績沖線。N2機器人跑步穩定、不用操作員跟隨的出色表現收獲了現場觀眾和網友的肯定,加上外形像小朋友,N2也被戲稱為“小孩哥”。
兩支隊伍都成功完成比賽后,姜哲源在比賽現場直接給N2機器人帶起了貨。他稱:“買一臺出租,四天可以回本。”
比賽之后,N2也沒閑著,它給現場的觀眾表演了后空翻。
今年3月14日,松延動力才發布了N2,當時,這款機器人的產品定位是“首個連續空翻人形機器人”。產品發布宣傳片中,松延動力展示了N2機器人的單腳跳躍能力,還在鬧市區、夜晚的馬路等多個場景下展示了機器人的空翻能力。
N2機器人正在展示單腳跳躍能力 圖片來源:N2產品發布視頻截圖
松延動力也表示:“本次展示的雙足人形機器人多場景連續空翻、跳躍、奔跑,是團隊近一年來研發成果的合集,也是人(式)后空翻這一高難度動作第一次走出實驗室,展現了NOETIX(松延動力)團隊在機器人運動控制算法、硬件設計穩定性上的深厚積累和快速突破。”
除優秀運動能力之外,N2的定價也一度成為關注的焦點。
姜哲源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目前人形機器人賽道玩家很多,公司并不希望在一片紅海中與同行競爭。N2定價3.99萬元,旨在通過價格維度避開競爭。在這一價格下,公司且有盈利——毛利約有15%。他還曾經表示,松延動力要做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小米”,未來要成為機器人領域的“蘋果”。
人形機器人商業化加速 但最快也要2028年才普及
對于人型機器人未來的商業化發展,松延動力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接下來準備舉辦全國代理商大會,進一步商業化。
松延動力3月中旬發布的價格政策顯示,N2為現款人形機器人,處于現貨狀態,交付周期約2周;E1為升級款人形機器人,目前全面開放預定,預計8月份啟動交付。
在記者4月23日咨詢時,松延動力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由于訂單量增長,原本有現貨的N2機器人,“排期已經到了11月份(交付)”。預售中的E1機器人則預計在10月左右才能拿到貨。
此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采訪松延動力算法副總裁崔文昊時了解到,E1是N2的拉高版本。E1腰部多一個自由度,手上多兩個自由度,高度1.36米左右,可以完成一些上肢的操作任務。
此外,只要客戶在限定時間前支付定金,兩款機器人都能以3.99萬元的價格買到。
N2和E1機器人價格表 圖片來源:松延動力官方公眾號
快思慢想研究院創始院長田豐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小型人形機器人的好處就是能把成本降下來。田豐介紹說,此類機器人的目標客戶中可能有不少高校和研究機構,他們也是目前人形機器人的第一批買主。這部分買家購買機器人后,會去作算法適配和研究。
在展銷會用途方面,此類售價相對較低的機器人也會有比較好的市場——它可以滿足講解或者互動的需求。同時,因為松延動力機器人的腿部運動、平衡性和運動控制,也就是機器人的“小腦”做得比較好,它們也有能力完成巡檢和大型場地的巡邏工作。但田豐同時也認為,在巡邏方面,小機器人的身高可能是個問題。
此前,崔文昊曾向記者透露,接下來他們確定會做一款身高1.6米、上面是仿生人臉、下面是人形機器人的女性外觀仿真機器人,這款機器人的目標應用方向是代替所有目前的數字人。
松延動力的產品中,還有仿生機器人“Hobbs”,這款產品也曾在今年的中關村論壇上亮相。在松延動力發布的視頻中,公司稱這款仿生機器人可以還原人類90%以上的面部動作。視頻中,松延動力的工作人員自己作出面部表情后,身旁的機器人可以一一模仿晃頭、撇嘴、抬眉毛等動作。
對于未來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田豐認為,就如同馬斯克所說,機器人的大面積普及需要機器人單價降到2萬美元以下。而機器人普及全面到來的時間,樂觀來說也要到2028年,甚至至少從2030年開始才會全面進入一個快速滲透各行各業的時期。
記者注意到,在機器人馬拉松完賽后的4月19日晚到4月20日,松延動力在“嗶哩嗶哩”平臺上的賬號開始大量更新N2機器人相關視頻,試圖抓住這一波“亞軍流量”。
馬拉松比賽讓一眾機器人跑進了大眾的視野。而人形機器人何時能從賽場上的“明星選手”,成為工廠里的勞動力,甚至成為大眾生活中稀松平常的一員?這還需靜待行業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