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艦,舷號120,是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052D型導彈驅逐艦,2019年入列,已圓滿完成重大戰備訓練任務30余項。近日,成都艦停靠在青島奧帆中心碼頭向公眾開放,無聲地展示著大國重器的威嚴。
成都艦 (圖據成都發布)
海韻書聲同頻振,軍民攜手向深藍。4月22日,來自成都5所學校的37名學生踏上成都艦,近距離感受這艘以城市命名的軍艦的魅力,在藍色海洋上開啟一堂紅色的國防教育之旅。這其中,就有來自龍泉驛區第四小學的8名學生。
越過山的這邊,來到海的那邊,身著與海軍服“同款”的校服,懷著激動的心情,龍泉驛區第四小學的楊家懿、羅培洋等8名同學與大家一起登上了成都艦。成都艦艦員們早已等候在此,為大家發放國旗和海軍旗,將印有大熊貓圖案的成都艦貼紙作為小禮物送到每個學生手上,讓大家驚喜不已。
隨后,在艦員的帶領下,大家沉浸式參觀成都艦。在陣陣波濤中,學生們認真聽著講解,從使命擔當到戰斗精神,從制勝密碼到榮譽過往,大家在艦員的娓娓道來中“零距離”感受國之重器的魅力,觸摸強國強軍的時代脈搏。
艦員帶領學生們沉浸式參觀成都艦
“山那邊的孩子終于來到海這邊,有很多話想對叔叔阿姨講……”艦艇甲板上,楊家懿激動地說,這是她第一次看到現實中的軍艦,對海洋“守護者”有了基本的了解,也“種”下了一個海軍夢。“我長大要當一名海軍。”望著一望無際的大海,楊家懿更堅定了自己的夢想。
“這是主炮,這是副炮,很壯觀也很雄偉。”知道自己要上成都艦參觀,羅培洋提前做了不少功課,對相關構造已了如指掌,而當親眼看到成都艦時,這位小男孩眼里滿是震憾與驕傲。書本上、電視中的軍艦走進了現實,自己還能踏上甲板實地參觀,這位“海軍愛民學校”的學生在此刻圓夢了。
龍泉四小學生向成都艦艦員贈送書法作品
龍泉四小與海軍結緣于2001年。彼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海軍某基地與學校結為幫扶援建對子。當時,在國家支持西部大開發背景下,部隊為學校出資援建一座教學樓,被學校命名為“海軍樓”,“海軍希望小學”應運而生。24年來部隊雖經歷多次編制體制調整但始終堅持對學校的幫扶援助,學校定期向海軍部隊匯報學校發展、課程規劃和學生成長等情況。2022年,在中央軍委、海軍新一輪“八一愛民學校”和“海軍愛民學校”助學行動下,學校成為了一所“愛軍愛民學校”。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不僅是龍泉驛的小學生登上了成都艦,來自成都教科院附屬龍泉學校的語文老師羅婷婷也在這里給大家上了一堂思政語文課。
羅婷婷正在上思政語文課(圖據成都發布)
這是一堂由成都市委宣傳部和成都市教育局聯合打造的“思政行且知”實踐課堂,羅婷婷與成都艦四川籍軍官何垚共同主講。羅婷婷以課文《一著驚海天》為主要內容,向學生們講述了作者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的過程,生動感人,充滿力量。國防教育以如此現實的形式走進學生中間,讓大家倍感驕傲與自豪。
“4月23日是人民海軍成立76周年。76年風雨征程,從白手起家到艦陣如虹,人民海軍逐夢深藍不斷增添了新的利器。”羅婷婷希望,這堂課能激發學生們的愛國情感,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在軍艦之上感受祖國的強大,于碧波之上蕩漾青春的夢想,成都艦上的滿滿收獲,將讓龍泉驛學子愛黨、愛國、愛軍隊和愛家鄉的熱情更加高漲,以赤子之心共赴未來之約,共圓強國之夢。
主編:白龍祥
副主編:鄧晴鳳
責任編輯:李娜 鄧爽
編輯:王景
記者:廖玉蓉 任歡
圖片視頻資料由受訪學校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