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白宮近期曾多次表示與墨西哥、日本、歐盟等方的貿易談判取得所謂“重大進展”。但各方卻接連否認了美方的說法。如何看待目前與美國接觸過的各方的態度?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目前,針對美國實施的征稅政策,世界其他經濟體和國家的態度大致可劃分為三類。其中,中國立場鮮明、態度強硬,針鋒相對、毫不退讓。
多數國家觀望美反噬自身 難真心向美妥協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其余兩類,一類是體量相對較小的經濟體,在這些國家看來,未來與美國達成某種妥協或許是必然出路。畢竟,以它們目前的體量,很難與特朗普的征稅政策相抗衡。不過,這些國家也在持續觀望。一方面,它們關注世界其他國家的反應,期待有國家能與美國正面交鋒,迫使特朗普政府改變政策;另一方面,它們也在留意美國國內局勢的變化。倘若美國在實現對外征稅的預期目標之前,國內經濟先出現問題,或許也會迫使特朗普政府改變初衷。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另一類,如歐洲以及加拿大等發達經濟體,它們采取的策略是對美國實施反制措施,但目的是通過反制換取與美國之間有條件的妥協。在此背景下,美國僅憑單方面意愿或強硬手段,很難實現其對全世界征稅的目標。
美宣揚“貿易赤字有害論” 被多方批評
白宮一直擺出“受害者”的姿態,宣揚所謂的“貿易赤字有害論”,被多方批評。我們都知道,全球化帶給世界的是多贏。在數十年的全球化進程當中,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在國際貿易中獲益。那么美國賺的錢都去哪兒了呢?
美妄圖將自身分配不公問題歸咎于自由貿易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當前美國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政策,背后遵循著典型的“內病外治”邏輯,即將國內分配不公的問題歸咎于自由貿易。事實上,眾多西方學者,包括美國學者,都承認美國貿易逆差狀況其實為其帶來了諸多好處。一方面,貿易逆差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美元的金融霸權地位;另一方面,也讓美國成為眾多國家的金融中心,得以吸引大量投資和債券購買。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然而,美國在評估貿易狀況時卻選擇性地忽視這些因素。以美歐雙邊貿易為例,美國一味指責歐洲在貨物貿易上長期處于順差、占了便宜。但歐洲人有著不同的看法,因為在服務貿易領域,美國對歐洲長期保持順差,可美國卻對此只字不提。
為單邊政策找借口 美刻意忽略其真實獲利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如今,美國一切論調都圍繞特朗普政府的思維展開,炮制出所謂的“貿易逆差有害論”。若美國不能靜下心來,從根本上解決國內分配不公的問題,即少數人掌握社會絕大多數財富的現狀,而是一再將矛盾歸咎于貿易,尤其是自由貿易,那么最終美國不僅無法解決貿易問題,國內問題還將持續存在,甚至可能進一步激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