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阿姨今年68歲,自從退休后每天跳跳廣場舞、旅旅游,日子過得好不痛快。
不過,近來她總是覺得渾身乏力,偶爾還會有心慌不適等癥狀,擔心身體出了問題,她便在女兒的陪同下到了醫院檢查,結果發現侯阿姨是低鉀血癥,血鉀水平有點低,經過給予藥物補鉀治療后,情況很快就好轉。
醫生了解情況后解釋,侯阿姨之所以會出現低鉀,主要是因為她平常喜歡吃米飯、饅頭等主食,但卻很少吃蔬果,并叮囑她回家后要多吃綠葉菜、水果等。
一般情況下,年輕人只要均衡飲食,都不會出現缺鉀的情況,臨床上出現低鉀血癥的大多都是老年人,這到底是為什么?
一、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缺鉀,3個原因需了解
鉀元素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維持細胞代謝、調節滲透壓和酸堿平衡、保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維持心肌的自律性、傳導性和興奮性等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血鉀濃度會穩定在3.5 mmol/L~5.5mmol/L,但血清鉀低于3.5 mmol/ L 時時,即可診斷為低鉀血癥。
臨床上,低鉀血癥在老年人中較為常見,人體中的鉀離子70%分布在肌肉里、10分布在皮膚和皮下組織,而肌肉質量是會隨著年齡的增加出現減少,進而導致體內鉀總量降低,老年人發生低鉀血癥的風險也會相應地增加。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老年醫學一科李穎穎刊文介紹,老年人容易出現低鉀的的原因有三個。
1、攝入不足
不少老年人上了年紀后,由于食欲變差、偏食、少食、吸收能力變弱等原因,飲食營養不均衡,攝入的鉀元素相應減少,會增加低鉀風險。
2、流失過多
老年人由于胃腸道功能下降,容易出現腹瀉、大量出汗等情況,導致鉀元素流失過多。部分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長期服用噻嗪類利尿劑,鉀元素通過尿液排出,因此容易出現缺鉀的情況。
3、分布異常
有些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理想,需要大劑量使用胰島素,可能導致細胞外鉀元素流入細胞內,進而導致低鉀。
二、出現5種表現,可能是身體在提醒你缺鉀了
人體內血鉀濃度低到一定程度,身體可能會有一些異常癥狀出現,出現下面這些癥狀,要警惕身體缺鉀所致。
1、全身乏力
體內血鉀水平過低,會導致神經細胞和肌肉細胞的活性下降,進而引發手腳無力、全身乏力等癥狀。
2、肌肉痙攣、無力
血鉀水平低會增加肌肉細胞的興奮性,引起肌肉痙攣,也可能會影響肌肉能量供應,進而導致肌肉無力。
3、血壓升高
低血鉀會增加血管的收縮,引發人體水鈉潴留,導致血壓升高,時間長了就可能增加高血壓風險。
4、心律失常
低鉀血癥可能會干擾心臟的電活動,引發心律失常,損害心臟功能。
5、消化功能異常
缺乏鉀離子可能會減弱胃腸道平滑肌的收縮能力,進而引發惡心、嘔吐、腹瀉、便秘等消化功能異常。
三、日常多吃4種高鉀蔬菜,腿腳有勁精神好
人體中鉀元素90%來源于食物,通過腸道吸收進入血液,并經由尿液、汗液等排泄出來,以保持鉀元素的動態平衡。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23)》指出:健康人群每天建議攝入2000毫克鉀元素,如果想要預防慢性病,那建議每天攝入3600毫克鉀元素。
老年人日常可以多吃以下4種食物,有助于幫助補充鉀元素。
1、口蘑
平均每100克的口蘑中,含有3106毫克的鉀含量,鉀含量比其他很多蔬菜都優秀不說,其中還含有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還有助于緩解便秘。
2、紫菜
平均每100克的紫菜中含有1796毫克鉀元素,其中的鎂元素還能促進鉀元素的吸收。但甲亢患者要少吃,因為紫菜的碘含量也很高,容易刺激甲狀腺。
3、毛豆
平均每100克毛豆中含有478毫克的鉀元素,而且毛豆的蛋白質含量也很高,100克毛豆的蛋白質含量與1個雞蛋相當。但吃毛豆的時候要注意烹飪方式,不要太重油鹽。
4、銀耳
平均每100克的銀耳中含有1588毫克的鉀元素,而且銀耳鈉含量不高,是典型的高鉀低鈉食材。
老年人如果有缺鉀現象,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最好及時就診排查治療。日常生活中老人盡量要做到均衡飲食,遵醫囑用藥,定期體檢等,以預防低鉀現象。
參考資料:
[1] 《【健康科普】為什么說老年人群應當注意補鉀?》.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2024年4月17日
[2] 《生活中常見的高鉀食物》.利川市人民醫院腎病內分泌科.2025年3月19日
[3] 《出現這些表現,可能是身體在提醒你缺鉀了》.中國家庭報官微.2023年11月1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