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光靠看外觀和續航是遠遠不夠的。現在不管你是在考慮買電車,還是已經是新能源車主,估計都會被各種術語繞暈:EV、PHEV、BMS、刀片電池、動能回收、熱泵空調……到底這些詞都代表什么?對實際用車又有什么影響?
今天這篇文章輪谷來一次性給大家講明白。從動力系統到智能科技,從電池技術到駕駛體驗,通俗易懂地解析常見的新能源車術語,干貨滿滿,建議收藏!(記得點贊,給輪谷一個反饋哦)
一、動力與驅動方式
1、EV(純電動車):僅依靠電能驅動,無燃油發動機,主要依賴電池儲能,如特斯拉Model 3(參數丨圖片)、比亞迪海豚。
2、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兼具燃油和電動驅動,可通過外部電源充電,如比亞迪宋PLUS DM-i、理想L8。
3、HEV(混合動力):無法外接充電,依靠發動機與電機協同工作,如豐田卡羅拉雙擎、本田CR-V e:HEV。
4、增程式電動車:以電機驅動車輛,發動機僅用于發電,如理想ONE、賽力斯AITO問界M5。
5、雙電機四驅:前后各搭載一臺電機,動力響應快、操控性好,如特斯拉Model Y、比亞迪漢EV四驅版。
6、電驅橋:新能源車集成電機、減速器及控制器的模塊化驅動單元,常用于高集成度的車型,如蔚來ET5。
7、串聯混動:發動機只發電不直接驅動車輪,電機負責驅動,如日產e-POWER車型、理想L7。
8、多合一電驅系統:將電機、電控、減速器等組件高度集成,降低重量和能耗,如華為DriveONE系統。
9、EREV(增程式電動車英文縮寫):即Extended Range Electric Vehicle,與增程式電動車含義一致,如理想L9。
10、同軸電驅:電機與車輪傳動軸同軸設計,效率高、結構緊湊,如吉利極氪001。
二、電池與續航
1、續航里程:電池充滿后可行駛的最大里程,受電池容量、溫度、駕駛方式等影響。
2、快充/慢充:快充通常可在30-60分鐘內充電至80%,慢充則需5-10小時完成充電。
3、電池能量密度:單位重量或體積內的儲能能力,影響續航里程和電池重量。
4、磷酸鐵鋰/三元鋰:兩種主流動力電池類型,磷酸鐵鋰安全耐用,三元鋰能量密度更高但成本較高。
5、BMS(電池管理系統):監控電池狀態,優化電池使用,防止過充、過放等。
6、刀片電池:比亞迪獨創的磷酸鐵鋰電池技術,安全性高,散熱性能好,如比亞迪漢EV。
7、超充站:功率通常超過120kW的超級快充設施,典型如特斯拉超充網絡,充電更快,顯著減少等待時間。
8、液態冷卻:電池采用液體循環冷卻方式,相比風冷效率更高,確保高溫環境或大功率充電時電池安全,如特斯拉、小鵬、蔚來。
9、固態電池:采用固態電解質的電池技術,安全性更高、能量密度更大,理論續航可超1000公里,目前蔚來、小鵬正積極布局。
10、SOC(電量狀態):即State of Charge,表示電池當前剩余電量的百分比。
11、超級電容:充放電速度極快的儲能裝置,部分車型用于短時大功率輸出輔助,如蘭博基尼Sián混動車型。
三、新能源車駕駛體驗
1、單踏板模式:松開加速踏板后,車輛自動回收能量,提供明顯的制動效果,無需頻繁踩剎車。
2、動能回收:行駛中減速時,電機反向工作,將動能轉換回電能儲存至電池,提高續航。
3、零百加速:新能源車因電機瞬間扭矩大,起步加速通常比燃油車快。
4、熱泵空調:提高冬季能效,減少寒冷天氣對續航的影響。
5、整車OTA:通過遠程升級優化車輛系統,提升性能或修復軟件漏洞。
6、靜謐性:新能源車因無發動機噪音,行駛更安靜,駕駛舒適性明顯優于傳統燃油車。
7、低重心:電池布局在底盤中部,降低車身重心,操控穩定性更好,如特斯拉Model 3、小鵬G6。
8、拖曳模式:車輛斷電時開啟的特殊模式,便于拖車救援,不會損壞電驅系統。
9、虛擬引擎聲浪:模擬傳統引擎聲音,提升駕駛樂趣或行人警示,如保時捷Taycan、寶馬i4提供此功能。
10、自動駐車(AUTO HOLD):車輛停車后自動保持剎車狀態,減少駕駛員疲勞,普遍搭載于新能源車型。
11、智能踏板調節:可自定義油門踏板靈敏度和制動能量回收力度,滿足不同駕駛習慣,如小鵬、蔚來車型。
四、新能源車智能科技
1、智能駕駛輔助:包括ACC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自動泊車等。
2、 Lidar(激光雷達):部分高端新能源車配備的傳感器,提升自動駕駛能力。
3、V2L(對外放電):新能源車可反向供電,為其他設備或車輛充電,如比亞迪、現代IONIQ 5等車型支持此功能。
4、換電模式:部分品牌如蔚來提供換電站,快速更換電池,避免長時間充電等待。
5、HUD(抬頭顯示):駕駛員無需低頭即可看到車速、導航、駕駛輔助等信息,提高行車安全與便利性。
6、超聲波雷達:低速輔助泊車及近距離探測物體的傳感器,幾乎所有新能源車均配備,提升停車便捷性。
7、視覺融合感知:同時使用攝像頭、雷達、激光雷達等多種傳感器,提高自動駕駛環境感知精準度,如蔚來、小鵬的高階智能輔助駕駛系統。
8、AR導航(增強現實導航):將實時導航信息與真實路況疊加顯示在屏幕或風擋上,提升駕駛便利性與安全性。
9、DMS(駕駛員監測系統):監測駕駛員狀態,如疲勞或分神,及時提醒或主動介入駕駛,如蔚來、小鵬配備。
10、哨兵模式:停車后監控周圍環境,發現異常自動錄像并推送報警信息,典型代表為特斯拉車型。
11、自動召喚(遙控泊車):車主通過手機APP遠程控制車輛自動進出停車位,如特斯拉的“智能召喚”功能。
五、新能源車型分類
1、微型電動車:如五菱宏光MINI EV,短途代步經濟實惠。
2、緊湊型電動車:如比亞迪海豚、歐拉好貓,適合城市通勤。
3、中型/中大型電動車:如特斯拉Model 3、小鵬P7,兼顧性能與實用性。
4、新能源SUV:如比亞迪唐EV、特斯拉Model Y,兼具空間與動力。
5、新能源MPV:如騰勢D9、極氪009,適合家庭或商務出行。
6、新能源皮卡:電動或混動皮卡車型,兼具強勁動力與實用性,如特斯拉Cybertruck、長城炮新能源版。
7、高性能電動車:追求極致加速與操控性能,代表車型如特斯拉Model S Plaid、小鵬G9性能版。
8、新能源商用車:如電動公交、物流貨車,減少排放、節約運營成本,如宇通E系列純電公交。
9、豪華電動車:主打高端品質和豪華體驗的新能源車型,如奔馳EQS、寶馬i7。
10、新能源越野車:電動或混動越野SUV,具備強悍越野性能,如奔馳EQG、悍馬EV。
11、氫燃料電池車(FCEV):以氫氣作為燃料,通過燃料電池發電驅動車輛,代表車型為豐田Mirai、現代NEXO。
六、其他新能源車相關術語
1、CLTC/NEDC/WLTP: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續航測試標準,實際續航可能低于官方標稱值。
2、補能焦慮:指新能源車主因充電設施不足或充電不便而產生的擔憂。
3、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決定新能源車的性能與續航。
4、熱管理系統:控制電池溫度,提升充電效率與電池壽命。
5、液冷技術:使用冷卻液給電池降溫,提高穩定性,避免高溫損害。
6、充電樁兼容性:新能源車與不同品牌充電設施之間的互通能力,影響車主出行便利性。
7、快充倍率(C-rate):表示電池充放電速度,如“3C快充”即20分鐘內可完成大部分電量充電。
8、峰谷電價:部分地區鼓勵車主在夜間電費較低的時段充電,以降低用車成本。
9、SOH(電池健康狀態):反映電池壽命的指標,一般新車為100%,隨著使用逐漸下降。
10、安全冗余設計:新能源車設計中對電池、電機等關鍵部件增加額外安全保護措施,如電路保險、隔熱材料、防護結構等。
11、電耗(百公里電耗):類似燃油車油耗概念,每行駛100公里所消耗的電量,以kWh表示。
12、CCS/CHAdeMO接口:兩種國際主流快速充電接口標準,分別由歐美和日本主導,中國則以GB/T接口為主流。
13、雙向充電:新能源車可向電網或家庭供電,實現能量互通管理。
14、高壓電氣架構:通常超過400V甚至達到800V的電氣架構,支持超高速充電和提升整車效率,如保時捷Taycan、小鵬G9。
15、零排放積分(碳積分):各車企生產新能源車獲得的環保積分,可用于出售或抵扣燃油車排放要求。
輪谷結語:
新能源車看似“科技感滿滿”,其實只要搞懂核心概念,也不難入門。了解這些術語,不僅能讓你買車時更有底氣,用車時也更安心。
最后一句送給每位認真讀到這里的朋友:術語不再難懂,科技也能接地氣,做一個真正懂車、會選、會開的車主!
如果你覺得這篇內容實用,記得【點贊?分享】,讓更多車友少走彎路,也歡迎在評論區聊聊你還聽過哪些新能源“名詞黑話”沒整明白的,我來幫你翻譯成“人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