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鄲城縣堅持把發展漁業作為推動鄉村產業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維護水域生態安全、助力農民增收致富的著力點,以布局區域化、生產標準化、經營規?;?、發展產業化、方式綠色化、產品高端化的發展方向,通過治坑塘、引技術、扶龍頭、強帶動,深耕細作水產養殖產業,不斷挖掘致富增收潛能,全力做優、做活“水”文章,讓鄉村漁業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走進河南丹湖水產苗種繁育基地,只見工人們正在通過手機密切關注水質變化,在這里一部手機即可實現全天候管理,精準掌控每一池魚兒的生長動態。
河南丹湖水產苗種繁育基地養殖工人付金見說:“這個養魚場采用數字化、智能化管理,用手機遠程化操作檢測水質、室溫,我一個人管了三十多個魚池,很輕松。”
鄲城縣依托河南丹湖水產苗種繁育有限公司,先后在汲冢鎮建設3000平方米設施漁業數字漁場,在巴集鄉段寨村建設“數字家庭漁場”,探索“工廠化車間+庭院式養殖”雙模式,激活鄉村閑置土地資源,讓“房前屋后”成為增收陣地,使參與農戶年均增收2萬元。
鄲城縣巴集鄉段寨村村民段應銀說:“空地可以養魚,非常方便,公司再把魚統一回收。”
河南丹湖水產苗種繁育有限公司鄲城項目負責人武鑫說:“家庭漁場是我們公司針對庭院經濟定向研發的有別于傳統土塘養殖的一種新型養殖模式。它的特點就是房前屋后空地上,不改造土地的前提下,可以建養殖的地上漁場、設施漁業,相比傳統的土塘,成本低,建設更靈活,而且易操作。我們提供全程智能化服務和技術支持,對農戶采取合作模式,全程扶持,全程跟蹤,確保每個養殖單元對周邊農戶每年都能增收兩萬塊錢以上?!?/p>
鄲城縣通過龍頭企業帶動,依托19個鄉鎮1.7萬畝坑塘資源,投入銜接資金3000萬元,在每個鄉鎮建設1個示范點,重點采用“新型漂浮式網箱”“坑塘工廠化分段養殖”等新模式,配套尾水治理、智能投喂等自動化設施,建立“一鄉一點、一塘一案”,以點帶面推動標準化養殖全覆蓋,逐步形成“育苗—養殖—加工”全鏈條發展路徑,有效帶動2560人實現就業創業。
鄲城縣農業農村局水產股股長張艷說:“我們著力打造龍頭矩陣,堅持‘引進一個、帶動一串、輻射一片’發展模式,重點培育城郊鄉建全水產、寧平鎮康全水產、河南丹湖水產為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示范帶動各鄉鎮對閑置水面、坑塘資源進行開發盤活,推動水產養殖向‘品牌化、現代化、規?;⒓s化、產業化’發展,讓鄲城水產有更廣闊的市場。 ”
周口廣電融媒體記者 田超 鄲城臺
編輯/孫紅 審核/牛春霞 監制/武文科 總監制/程戰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