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日美兩國政府在華盛頓圍繞美國加征關稅展開首輪談判,美國總統特朗普出人意料地親自參加了與日本官員的談判。日方負責談判的是經濟再生擔當相赤澤亮正,談判前,特朗普在白宮會見了赤澤亮正。美聯社分析認為,特朗普親自參加與日本官員的談判,表明美國關稅政策震動經濟并促使美國政府向公眾保證將迅速達成協議后,美國面臨的風險很高。
日美談判(資料圖)
按原定計劃,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此行應聚焦貿易與投資領域。然而特朗普的介入令議題急劇擴展,特別是他本人親自提出的“駐日美軍經費分擔”問題,立即讓這場原本屬于經濟范疇的技術談判升級為一場赤裸裸的政治與軍事對價游戲。特朗普不改其交易本色,繼續將“安保保護”作為美方的談判籌碼,公然暗示:若日本不在經貿上讓利,就得在“軍費”上補足。特朗普在“真實社交”上寫道:“日本今天來協商關稅、軍事支持費用和‘貿易公平’問題。”語氣中毫不掩飾其訛詐意味。
但外界注意到,日方宣稱,此次會談沒有讓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措施立即停止。赤澤亮正在會晤后的記者會上表示,日本要求美方重新審議“對等關稅”政策,將繼續討論汽車關稅問題。他還稱,雙方預計在本月晚些時候進行第二輪關稅談判,并希望盡早達成協議。赤澤亮正稱,日本與美國進行的貿易談判未討論匯率問題。日方希望將匯率問題單獨討論,并且認為匯率問題應由日本財政大臣與美方進行談判。
日美軍隊(資料圖)
在外交談判中,過早暴露己方的傾向往往將己方置于不利談判地位。而且,高級領導人往往是在談判陷入僵局的情況下才會介入談判,借助自身的政治地位與“拍板”權發揮決定性影響力,促使雙方達成一致。特朗普突破此前的外交協調、突破外交規格,在雙方事務性談判之前介入參與談判一事,不僅透露出特朗普對同日本達成協議的重視和急迫心態,也使得美方在此后的談判中失去了重要的“首腦牌”,使得美國在談判初期便陷入相對不利地位。
根據數據,2024年美國對日本貿易逆差685億美元。特朗普指貿易逆差是兩國關系不平衡、不公平的證據,要用關稅迫使兩方談判達成新協議。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他不會為了盡快與美方達成貿易協議而做出重大讓步。此次會談被視為特朗普全面重啟關稅政策后的首波“試金石”,有望成為其他主要經貿伙伴參考范例,甚至成為未來全球貿易協商的風向標。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公明黨黨首齊藤鐵夫將從4月開始訪問中國。齊藤鐵夫與日本首相石破茂會談,并收到一封石破茂致中國領導人的親筆信。齊藤鐵夫對記者表示,石破茂曾表示,“希望能明確地傳達我們的立場”。報道稱,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表示,為了全面推進日中戰略互惠關系,穩步推進兩國關系,有必要減少問題和擔憂,加強合作與協調。希望齊藤鐵夫此次訪華能夠加強兩國間的交流與溝通。
日本首相(資料圖)
日本公明黨是日本政壇中對華相對友好的政黨之一,歷史上多次推動中日友好交流,不過近年來受日本整體對華政策影響,其立場有所調整。在經濟安全政策上,其配合自民黨推動對華技術管制,如半導體出口限制。在對待臺海問題上,公明黨一般不支持“臺獨”,但近年來表態更接近日本政府立場,強調“臺海和平穩定”。在東海與南海議題上,公明黨支持日本政府立場,但主張通過對話解決爭端。總體來說,日本公明黨對華態度相對較為溫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