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特朗普展開“對等關稅”,就是為了讓各國對美談判,從而讓美國獲得更多“利益”,但事情出乎了美國意料。
如今接受各國來訪“門庭若市”的不是美國,反而是中國,22日晚接連有兩國高層同時到訪尋求“深化合作”。
對此,特朗普也只能開始上演“變臉戲碼”,近來美方對華態度就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好”。
美國把中國“排除”在90天“關稅豁免”外,想要達成兩大目的:第一“強硬對華”讓中國“服軟”,第二“大開綠燈”讓多國和美國去談。
可惜這兩件事,美國是一個也沒做對,不僅特朗普沒有等到“中國電話”,如今更是有各國“排隊”訪華。
一時之間都讓很多國際專家產生錯覺,仿佛要展開“關稅談判”的是中國而非美國,這一現象可謂對美國“啪啪打臉”。
以英國為例,就在不久前派出軍方高級別官員進行了10年來的首次訪華。雖然號稱是加強“軍務”合作,但是斯塔默摒棄盲目追隨美國,有意修復中英關系的信號根本“遮掩”不住。
與此同時芬蘭議長哈拉、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也紛紛“帶團”前往中國,大談特談中歐合作,還帶走了不錯的成果。
究其原因,還是在于中國本質上代表了“多極化合作”的典范,和美國的“經濟霸權”形成鮮明對比。
從西班牙的角度來看,僅去年1年就有65萬華人訪問西班牙,66%的增長率為西班牙旅游經濟增光添彩。
同時中西兩國貿易額更是超過500億美元,甚至超過與英國、比利時等國的“歐洲內部貿易”數據。這種“甜頭”自然讓西班牙很愿意“擁抱”中國。
可這種時候,美國卻對歐洲保持著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所以就算“用腳投票”,這些美國“盟友”也知道該選誰。
說的直白一點,美國盟友紛紛“倒戈”就是證明了美國的“失道寡助”,而中國則用自身態度和硬實力證明了“得道多助”。
4月22日晚,又有兩國總統專機落地北京,分別是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與肯尼亞共和國總統威廉·魯托。
同一時間兩國首腦訪華,足以證明如今中國的“熱門程度”,更重要看起來不起眼的“兩國”來訪卻蘊含“大深意”。
首先阿塞拜疆屬于西亞國家,而肯尼亞則屬于非洲國家,從地緣角度來看,中國可以說已經集齊了“多極化”的全部碎片。
眾所周知,近來大多數訪華的美國“盟友”都屬于歐洲國家,但這段時間里其實中國也沒有停下“交流的步伐”。
本月中旬中方高層接連訪問了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東南亞三國,在越南方面更是直接簽下了45份合作協議。
同步,福建代表團出訪了與“一帶一路”頗有淵源的南美洲國家阿根廷,作為中方重要的投資、貿易伙伴,阿根廷本就與中國擁有巨大合作潛力。
而在3年前,由中企紫金礦業集團斥資近50億元人民幣,在阿根廷西北部搭建的大型鹽湖鋰項目,更是為兩國礦產合作埋下伏筆。
其中最令中國“驚喜”的還是日本的“轉向”,同為東亞重要國家也是美國的重要“盟友”,日本方面派出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攜帶首相親筆信訪華,補全了“東亞合作”。
如今隨著阿塞拜疆和肯尼亞的來訪,完全可以說真正的“多級合作”已經以中國為中心初現“雛形”,所謂“地球村”也不再只是一個口號。
肯尼亞總統魯托 IC photo
本次兩國訪華,其實還隱藏著一個更重要的“底色”,這一點足以直接“撼動”特朗普的“MAGA”夢想。
迄今為止特朗普已經不止一次的高喊要大力發展能源產業和避免關鍵礦產“卡脖子”的狀態,所以才有了意圖通過“對等關稅”來讓各國和美談判的舉措。
肯尼亞就是相關領域的“寶藏”國家之一,其領土內蘊含豐富的金、銀、鋅、鈮等重要礦產,并且多數礦藏都還沒開發。
與此同時,在肯尼亞西北部還探明了約7.5億桶的石油資源,東北部同樣也有所發現,如果都進行開采,那么不止肯尼亞會飛速發展,相關合作伙伴也會大舉受惠。
此刻再回顧中國這些年來對非洲的幫助,就能看出中方目光之深遠。從25年前搭建中非合作論壇以來,中方已經對非洲53個國家和非盟援助實施超2000個項目。
這是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拍攝的蒙內鐵路內羅畢站(無人機照片)
其中肯尼亞更是中非合作的“典范國家”。
在共建“一帶一路”項目里,肯尼亞以積極參與的態度,已經獲得中方幫助完善了港口、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更促進了肯尼亞與烏干達等地的互聯互通。
如今“棄美訪華”其實可以說是必然成果。而阿塞拜疆的對華態度亦不遑多讓,同樣十足堅定。
作為以“油氣工業”當成支柱產業的阿塞拜疆同樣是該領域的“佼佼者”。而作為中國在南高加索地區最大的貿易伙伴,中阿之間的友誼也是由來已久。
事實上在此次訪華前幾日,阿塞拜疆已經和中企集中簽署了13個項目,包含經濟、能源、運輸等多個方面,所以此番來訪更像是一種“擴大優勢合作”的“老友談話”。
可以說美國一直想要的,依靠“經濟霸權”并沒有獲得,反而是中國靠著“合作開放”的態度收獲滿滿。
如今在中國多極化合作的“互動”下,美方不僅讓自己淪為“經濟孤島”,更是不可能等到中方“妥協”,甚至就連特朗普想要訪華“都排不上隊”。
這樣的情況下,美方能做的是什么?想來也只有“軟化態度”這一條路可走了,近來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態度就“異常好”。
特朗普本身已經在近日“連退兩步”表達自身的改變,他在記者會上表示計劃下調對中國商品征收的關稅,同時承諾不再對中國采取“強硬態度”。
與此同時白宮各層級官員也在紛紛發聲試圖“緩和”中美關系,如美財長貝森特在一場“閉門講話”中坦言,很快特朗普發起的對華“貿易戰”就要緩和。
至于白宮新聞秘書更是在同一日宣稱,其實事情已經開始向正確方向發展了,言外之意就是中美達成“潛在協議”有了眉目。
當然不管美國如何“自說自話”,中方對美“奉陪到底”的態度仍在,世界各國來華合作的“底氣”也依舊充足。
至于中美之間能否真的開始就貿易問題展開對話,
不管是團隊磋商也好,還是特朗普訪華也罷,都要看美國是否能夠端正態度,真正帶來“對話的誠意”。
#發優質內容享分成#
參考資料:
上觀新聞《三年三訪中國,西班牙首相在國際風云突變之際“用腳投票”》
環球時報《今晚,兩國總統乘機抵京》
福建省人民政府《一次跨越南北半球的訪問 一個連接世界的“朋友圈”》
人民網《“肯中攜手共進、相互成就”(高端訪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