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良藝 通訊員 韋詩姬
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司法局創新推進“人工智能+法治”深度融合,構建“云、網、邊、端、用”一體化的“法智梧優”智能應用系統,搭建智慧矯正、智慧普法、智能辦公等16個智能業務模塊,建立“梧小治”“梧小證”“梧小仲”數字人小程序,提供場景式交互服務,公文辦理平均時長從15分鐘壓縮至3分鐘,輸出的公文、法律文書、普法內容等成果被采用率達到90%以上,切實讓服務群眾更有溫度,推動法治建設提質增效,釋放基層減負新效能。
在便民服務領域,梧州市司法局針對群眾獲取法律資源不精準的問題,積極創新路徑。“梧州司法”微信公眾號引入的“梧小治”AI助手,整合超10萬條法律法規條文,以及近萬個詳實案例,檢索響應時間大幅縮短至3秒,極大提升群眾獲取信息的效率和精準度。自上線以來,“梧小治”已為群眾提供270余次專業服務,幫助群眾迅速定位所需法律信息、文書模板,并依據本地實際案例深入理解法律應用場景,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
梧州市司法局在社區矯正工作的創新實踐中,打破傳統矯正效率質量雙瓶頸,實現社區矯治精準化的突破。通過“智慧矯正”,矯正方案制定周期由原先平均4小時壓縮至30分鐘以內。通過整合司法檔案、心理測評、社會關系等12類數據形成動態評估模型,方案制定從單一經驗驅動升級為多維度數據支撐,矯治方案與矯正對象實際需求匹配度躍升至85%,推動社區矯正從標準化管理向精準化定制轉型,顯著提升社區矯正工作科學化水平。
梧州市司法局依托“智慧辦公”,實現文件智能解析與高效流轉。系統可在1分鐘內提取文件核心內容,生成精準度達90%以上的擬辦意見,實現文件即收即析、秒級響應,辦公效率提升7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