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拓展院校合作交流,推進司法實踐與法學教育、法學理論研究深度融合,4月22日下午,上海二中院與上海政法學院共同簽署《合作協議》。
▲上海二中院黨組書記、院長郭偉清,上海政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劉曉紅共同見證,上海二中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吳寅飛,上海政法學院副校長鄭少華簽署合作協議
近年來,上海二中院主動“承擔起法治人才培養的共同責任”,把院校合作作為提高隊伍能力水平的重要抓手,先后與全國16家法學院、所簽署合作協議,不斷深化在法治人才培養、司法實務研究等領域的全方位合作,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
今后,上海二中院將以此次簽約為契機,與上海政法學院在實習基地建設、科研課題合作、人工智能法治平臺共建共享、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領導講話
上海二中院黨組書記、院長郭偉清就進一步推進司法實踐與法學教育融合發展交流了三點體會 :
一、把準時代脈搏,深刻認識院校合作共育人才的重要價值。在傳統教育模式中,法學院校是前端的“育人”單位,司法機關是后端的“用人”單位。而隨著社會需求發生深刻變化,法治建設對法治人才的要求更加多元、更加豐富。雙方必須轉變培育理念,把司法機關在審判工作積累的案例素材和實踐經驗,與法學院校雄厚的人才儲備和前沿的研究力量結合起來,謀求優勢互補,共同探索出一條既符合法治人才成長規律又適應我國法治建設需求的合作新路。
二、加強雙向賦能,全力推動理實融合實現合作雙贏共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法學教育、法學研究者和法治實際工作者之間的交流”。法學院校與司法機關打破藩籬、融合發展對雙方而言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而理實融合、雙向賦能則是實現雙方雙贏共贏的關鍵途徑。在院校合作這個平臺上,上海二中院和法學院校始終致力于資源共享、機制共建、人才共育,一方面,讓“進校園”與“進法院”雙向奔赴;另一方面,讓理論專家與實務專家同頻對話,合作效果顯著。
三、整合特色優勢,創新開拓合作模式助力高水平法治建設。近年來,上海二中院著重與法學院校和科研機構在拓展合作新領域、探索合作新模式上持續發力,與多所法學院校共同開設實務課程。例如與“北大法寶”合作開設“至正專區”,設立“車浩教授工作站”,聯合華東政法大學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共同編寫《司法的使命與擔當——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案例萃編》教材。這些成果充分說明了院校合作所具有的強大生命力,也激勵著雙方在院校合作領域持續深耕、不斷突破。
上海政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劉曉紅介紹了上海政法學院發展情況:
學校堅持“立足政法、服務上海、面向全國、放眼世界”的辦學理念,秉承“刻苦求實、開拓創新”的校訓精神,走“以需育特、以特促強”的創新發展之路,努力培養德法兼修、全面發展,具有寬厚基礎、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和全球視野的高素質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建立以法學為主干,多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努力創建具有鮮明政法特色的一流應用型大學。學校辦學特色為:堅持立德樹人,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法治人才;堅持特色發展,構建“新學科”學科體系;堅持人才強校,著力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堅持雙向驅動,推進國際化辦學快速發展。學校還充分發揮“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國際司法交流合作基地”的“培訓、智庫、論壇”三大核心功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此次合作是雙方沖刺“十四五”事業發展的重要一環,是高標準培養法治人才隊伍的有效途徑,也是促進司法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鮮活嘗試。學校將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全力推動院校合作取得實質性成效。
責任編輯 | 翟珺
文字 | 政治部(督察室)
攝影 | 夏佳超
版面編輯 | 周彥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