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俄烏戰爭進入第1154天。
據英國《金融時報》4月22日報道,美國和歐洲官員向英國《金融時報》透露,美國國務卿盧比奧和特使維特科夫原計劃出席即將在倫敦舉行的與烏克蘭和歐洲官員的和平談判,但后來他們退出了,拒絕出席——烏克蘭、英國和法國的代表定于當地時間4月23日舉行會談,繼續討論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中可能停火的問題。
在此之前的4月17日,美國在巴黎向烏克蘭和歐洲官員提交了一份和平提案草案。據報道,該提議可能包括承認俄羅斯吞并克里米亞,并禁止烏克蘭加入北約,以換取持久停火。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堅決拒絕了這些條件,并重申烏克蘭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占領。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卡雅·卡拉斯在接受法新社采訪時警告說,承認克里米亞歸俄羅斯所有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那意味著俄羅斯將得到它想要的一切,“克里米亞是烏克蘭——歐盟永遠不會承認它的吞并”。
卡拉斯還批評美國并未動用“所有手段”向俄羅斯施壓,她表示,“基輔和我們的歐洲盟友希望華盛頓對莫斯科采取更強硬的立場。 他們手中有手段真正向俄羅斯施壓。為什么他們不利用這些手段來結束這場戰爭呢?....俄羅斯正在玩弄權術,試圖拖延時間,并不真正想要和平。”
消息人士稱,川普正在推動在4月30日之前簽署一項協議,以便他可以聲稱在上任100天內結束了俄烏戰爭。但很明顯,烏克蘭不會同意出讓克里米亞的主權,以換取停火。
同樣,正如我此前所說,俄羅斯也不會接受原地停火。
據英國《金融時報》4月22日報道,知情人士稱,普京在4月11日與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會面時表示,俄羅斯可能放棄其對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四州烏克蘭控制部分的領土要求,以誘使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接受俄羅斯的其他要求,并將這些要求強加給烏克蘭。
英國《金融時報》提到的俄羅斯的“其他要求”可能包括俄羅斯對烏克蘭中立的公開要求、政權更迭和去軍事化——這是普京在戰前提出的要求,克里姆林宮官員在戰爭期間和關于可能停火和和平協議的談判中一直重申這些要求。
但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否認了這個說法,并重申了普京在2024年6月的要求,即烏克蘭必須在俄羅斯同意停火和和平談判之前放棄盧甘斯克、頓涅茨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州的所有地區。他表示,“現在有很多假新聞,一些受人尊敬的媒體也會發表這些新聞,所以你應該只聽可靠消息來源,”
據悉,川普的特使威特科夫即將前往莫斯科,直接與普京談判。據《莫斯科時報》報道,克里姆林宮試圖利用經濟激勵措施來影響美俄關于烏克蘭戰爭的談判,包括重啟在莫斯科建造川普大廈的計劃。
《莫斯科時報》還稱,克里姆林宮對川普結束戰爭的努力并不感興趣。
回到戰場上來。
昨日一架烏克蘭的米格-29執行了AASM HAMMER制導炸彈攻擊,目標是俄羅斯攻擊部隊所在的大樓。
最近烏克蘭空軍的米格-29非常活躍,我們看到了許多類似的鏡頭——看起來烏克蘭主要使用米格29執行地面攻擊任務,而更寶貴的F16則用于空中護航和攻擊高價值目標。
扎波羅熱方向,烏克蘭國防軍與GUR 的“阿爾坦”部隊攜手擊退了俄軍的最新一次大規模進攻。
俄羅斯人組織了一支由300 多名軍人、40 輛裝甲車和坦克組成的大規模機械化總隊,試圖突破烏軍的防線。然而,第一批 BMP 在距離接觸線 8 公里外就被摧毀。
最終,俄軍付出了15輛裝備被損毀,近100人的傷亡后一無所獲。
戰斗中出現了豹式坦克對俄羅斯 T-90M近距離對轟的場景,最后包子打爆了T-90M。
紅軍村方向,烏總參確認烏克蘭武裝部隊正在將俄羅斯人趕出紅軍村西部,這是前線的一個轉折點。
別爾哥羅德方向,此前在庫爾斯克戰役中首次亮相并屢立戰功的烏軍225突擊營嗎,現已擴編成225突擊團,并開往別爾哥羅德戰區。
昨日車臣馬戲團(卡德羅夫的阿赫馬特部隊)指揮官阿普提·阿勞迪諾夫公開向第 225 突擊團發起挑戰。 他抱怨說,阿赫馬特無法參與庫爾斯克地區的戰斗,因為烏克蘭武裝部隊“繞過了他的陣地”,他希望與對方在別爾哥羅德較量較量。
烏克蘭第 225 突擊團的回應是消滅了別爾哥羅德地區的另一個俄羅斯突擊小組。
敵后戰場,烏克蘭無人機群昨日長途奔襲,襲擊了距離邊境超過530公里的俄羅斯國防部最大的彈藥庫之一——GRAU MORF 第 51 軍火庫(軍事單位 11785)。
襲擊發生之后,蘑菇云出現在第51軍火庫上方——弗拉基米爾地區多次聽到爆炸聲。
換個角度看看。
第51軍火庫位于莫斯科東北部弗拉基米爾州基爾扎奇區,占地面積“502公頃,禁區周圍的圍欄綿延8.4公里,鋪設了14.2公里的鐵路和15.3公里的公路,軍火庫的容量為4286輛彈藥車廂,每輛64噸,總計超過26.4萬噸。
爆炸發生時倉庫據稱儲存了超過 10萬 噸彈藥,包括“伊斯坎德爾”導彈、“托奇卡-U”導彈、“匕首”導彈、鎧甲-S1、S-300、S-400 系統彈藥以及“冰雹”導彈、“龍卷風”導彈和“烏拉干”導彈。
彈藥殉爆直到深夜依舊未停止,大火也未能撲滅,蔓延至了附近的森林。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災衛星圖確認,整個彈藥庫已被大火覆蓋。
據報道,一些炮彈因爆炸氣浪落在了爆炸區之外很遠的地方——在距離軍械庫本身約8-10公里的基爾扎奇(Kirzhach)發現了彈坑。
俄羅斯當局向彈藥庫周圍的居民發出緊急疏散令,涉及巴爾索沃村等7個定居點。
從不久前的恩格斯機場,到今天的 51 號軍火庫,都是對俄羅斯傷筋動骨的打擊行動。 烏克蘭越來越具備高頻率、高力度的打擊能力。 據說這幾天俄羅斯大大加強了對克里米亞大橋的防御。此外,黑海艦隊軍官的家屬已全部撤離克里米亞——澤連斯基的克里米亞特使丹尼斯·赫斯蒂科夫證實,烏克蘭仍在收集收集空中防御和其他關鍵點的坐標,以打擊克里米亞大橋。
除第51軍火庫之外,圣彼得堡的一個倉庫昨天也燃起了熊熊大火,過火面積超過500平方米。從城市的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黑煙。
可以說,除非達成和解,否則俄羅斯將再無寧日。
最后我想問,多年以后,你認為這場戰爭給你留下最深的記憶會是什么?
是1小時22分打穿烏克蘭的一戰封神的黑色幽默?
是不可一世的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被兩枚老舊的海王星導彈擊沉?
還是數千輛俄羅斯坦克和步兵戰車被擊毀,鋼鐵洪流變成了破銅爛鐵?
這些,或許都令人印象深刻,但我個人最大的感受是:
有些國家看似一盤散沙,但危難之際卻能爆發出強大的能量,越挫越強;
有些國家看似無比強大,實際卻是沙堆上的城堡,垮掉只需要一陣風的力量。
其間的分別,你看懂了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