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傳統(tǒng)父母來說,子女成家立業(yè),是他們一生最大的心愿。
不過,婚姻對于年輕人而言,好像越來越變得可有可無。
遇不到合適的人,不是非得隨便找個人結(jié)婚;
找不到結(jié)婚的好處,不一定非得像父母一樣到了年紀就結(jié)婚。
年輕人在婚戀的選擇上,更開放和更自由。
這可愁壞了父母,兒女三十多歲了還不結(jié)婚,往后可怎么辦啊。
其實,除了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家庭因素的占比更大。
如果你的兒女三十多歲了,還不找對象,說明了家庭的3個問題。
第一,說明家里父母很強勢
身邊有一種人,三十多歲了不找對象,不是因為找不到或不想找,而是因為找不到能滿足父母要求的對象。
有些家庭父母比較強勢,兒女小的時候幫兒女選擇學(xué)校、專業(yè),畢業(yè)工作后幫兒女決定在什么城市做什么工作,戀愛結(jié)婚時選擇什么樣的對象也是父母說了算。
父母的控制欲太強,兒女很難在人生大事上做出選擇。
老家有個鄰居,我叫他李叔,李叔的兒子今年都三十八歲了,還是個老光棍。
李叔夫妻倆都很強勢,他們不管女兒嫁多遠、嫁給什么樣的人,因為女兒始終要成為別人家的人,他們只管兒子。
李叔的兒子大學(xué)畢業(yè)后,本來可以留在讀書的城市工作,已經(jīng)拿到offer了,硬是被李叔逼回家。
那時他兒子有個女朋友,女孩不嫌棄他們家是農(nóng)村的,跟著他兒子一起回去,說是要陪著他一起奮斗。
李叔兩口子知道女孩是外地的,死活不同意他們在一起。
后來李叔的兒子就跟女友分手了,這之后再也沒有談過戀愛。
做著一份父母滿意的工作,每天兩點一線,不是單位就是家里,不社交、不談戀愛,父母說什么就聽著,也不反駁。
在外人看來,李叔的兒子很可憐,村里人都說他們家兒子算是被父母給坑壞了。
只有李叔兩口子不自知,心里發(fā)愁兒子怎么還不找對象,三天兩頭找媒婆幫忙介紹。
奈何他兒子跟行尸走肉一樣,見了相親對象什么話都不說,回去就說只要李叔他們同意就行。
現(xiàn)在又不是從前的媒妁之言,人家女孩見他不言語,也就沒有下文了。
做父母的,如果兒女成年了還不愿意放手,事事都要插手,最后只會害了兒女。
第二,說明家庭不和睦
有些父母吵吵鬧鬧了幾十年,婚姻過得很糟糕。
在這種家庭長大的孩子,感受不到結(jié)婚的好處,對婚姻生活也就不抱什么期待。
我有一個朋友今年三十三歲,戀愛談了不少,對方一提結(jié)婚就沒有下文了。
有一次,朋友喝多了,借著酒勁說:
“像我這種家庭,結(jié)婚不是害了人家姑娘嗎?我爸好賭,我媽愛抱怨,世界上最不合適的兩個人湊在一起過日子,從我記事起他們就沒有牽過手、沒有好好對彼此說過一句話。
你還記得有一年大年三十嗎?他倆在家打起來,我跑到你家找你玩。當時快十二點了我還不愿意回家,是你父母發(fā)現(xiàn)不對勁,一起把我送回家的。我到家后,我爸打著呼嚕睡下了,我媽在那里抹眼淚。”
朋友從小到大,過得小心翼翼的。
很多時候,父母吵架他會很自責,尤其是他母親歇斯底里的哭聲,讓他不知所措。
長大之后,他很排斥親密關(guān)系。
上學(xué)的時候很多同學(xué)早戀,他從不正臉看人家女孩。
不知怎么,工作后他就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女朋友一茬接一茬換,就是不提結(jié)婚。
他說:“結(jié)婚有什么好的啊,跟我父母那樣,兩個人吵來吵去,再生個像我一樣的孩子?”
做父母的可能意識不到,家庭不和睦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孩子最初對親密關(guān)系的認知,全都來自父母。
好的家庭,教會孩子如何愛別人和愛自己,教會孩子什么是愛情、什么是婚姻,孩子從父母的相處中感知到婚姻的幸福,才愿意像父母一樣走進婚姻。
就像羅蘭·米勒在《親密關(guān)系》一書中所寫的:
“我們都希望從家人身上獲得兩種獎賞價值。一種是物質(zhì)價值,即生活中給到的物質(zhì)保障;另一種是情緒價值,即相處中能否帶來愉悅感、成就感。”
第三,說明父母對孩子太溺愛
還有一種父母,對孩子特別溺愛,哪怕孩子已經(jīng)三十多歲了,還當孩子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寶寶。
溺愛,不僅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看過一個故事,一對老夫妻生了一兒一女,他們對兒子很是溺愛。兒子大學(xué)畢業(yè)后只工作了半年,嫌棄工資低、上司對他兇,夫妻倆一聽兒子在外工作受委屈了,讓兒子把工作辭了。
結(jié)果兒子辭了工作后,一直在家里啃老。
白天黑夜顛倒著過,晚上通宵打游戲、白天呼呼大睡,餓了就點外賣,臟衣服有母親洗,想花錢了跟父親要。
老兩口托媒人給兒子介紹了好幾個相親對象,人家女孩一聽是個在家啃老的媽寶男,都不愿意出來見面。
到后來,連媒人都不愿意給介紹了。
老兩口挺著急的,到處托關(guān)系給兒子找工作。
家里蹲了這么久,人早就廢了,好不容易有個閑差,親戚答應(yīng)看在老兩口的面子上給他們兒子一個機會,結(jié)果兒子就去了一天,第二天死活不去上班,說是太早了起不來。
一個在父母溺愛下長大的孩子,父母只教會了他索取,沒有教給他任何生存技能。就更別提要成家立業(yè),要肩負起更多責任了。
沒有人愿意和一個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只會在家啃老的男人結(jié)婚。
婚姻意味著更多責任和義務(wù),意味著一個獨立的人,要和另一個獨立的人一起建立新的家庭。
作為父母,護得了孩子一時,卻護不了孩子一世。
在孩子該獨立的時候,就要學(xué)會放手,該吃的苦就讓他吃,否則他怎么會成長為一個有家庭責任感的人呢。
如果你的兒女三十多歲了,還不找對象,說明了家庭的3個問題:
家里父母很強勢,插手兒女的婚姻;
家庭不和睦,兒女不敢輕易踏入婚姻中;
父母對孩子太溺愛,孩子無法獨立成業(yè)成家。
做父母的,一定要在恰當?shù)臅r候,給予子女正確的引導(dǎo)。
經(jīng)營好你的夫妻關(guān)系和親子關(guān)系,才能收獲幸福的家庭。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