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4月25日是第39個“全國預防接種日”,主題為“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 國家疾控局發布的《預防接種宣傳核心信息》(2025年版)指出:疫苗是預防、控制疾病和保護健康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接種疫苗在保護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我們有一個七十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他的帶狀皰疹發生在左側上肢。這位患者患糖尿病的時間比較長,血糖控制也不太好,發生帶狀皰疹后治療也不及時,導致遺留了慢性的神經疼痛。這種神經疼痛可能持續很長時間,他的慢性神經疼痛持續了16年,每天的生活從未停止過這種痛苦,這是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個病例。”在“健康中國家 疫苗護萬家”主題科普采訪,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柯亭羽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分享道。
中老年慢病人群“風險更高”,帶狀皰疹重在預防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膚病,約90%以上的成人體內都潛伏有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柯亭羽主任表示,“當你的抵抗力下降時,這個病毒就可能出來‘作怪’了。”年齡是帶狀皰疹最重要的危險因素。50歲以上為易發人群,年齡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嚴重。有數據表明,大約1/3的人在一生中會患帶狀皰疹,中國 50 歲以上人群每年新發帶狀皰疹約156萬人。
除年齡外,常見慢性基礎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也是帶狀皰疹的危險因素,。柯亭羽主任強調:“慢病人群一旦發生感染,有可能導致原有慢病加重,出現臨床不良健康結局甚至增加死亡風險,,以糖尿病為例,糖尿病患者得帶狀皰疹后,導致血糖控制更加困難。對于慢性疾病患者來說,需要注重管理好自身的基礎疾病,重視健康生活方式,積極接種疫苗,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地防止帶狀皰疹。”
昆明市官渡區金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馬麗莎副主任醫師介紹:“在社區老年群體當中,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這些共病存在的情況還是比較普遍的,部分老年人其實同時患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疾病。我們的身體如果長期處于慢病的狀態,會導致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所以患有慢病的中老年人群更應該重視疾病預防,通過疫苗接種來保護身體健康。”
慢病實現專門化管理,打通醫防 “最后一米”
面對帶狀皰疹對慢病人群的嚴重威脅,從醫院到社區,各方力量正積極行動,通過創新服務與科學管理,為中老年人筑牢健康防線。近年來,全國多地正在積極探索構建“醫院—社區—家庭”協同防線,將疫苗接種服務與慢病隨訪、日常診療相結合,推動中老年人疫苗接種服務體系不斷升級。
柯亭羽主任介紹:“慢病患者的日常管理需要逐步落實疾病預防,為了幫助中老年人積極進行疾病預防,我們醫院每個科室門口都會放置慢病管理的健康知識宣傳冊,引導患者積極參與到自身疾病的管理中。同時,醫院會定期開展科普直播,組織相關科室開展大型宣教活動與義診,為大眾提供更便捷的醫療服務。”
馬麗莎副主任醫師表示:“我們創建了慢病管理中心,開設慢病管理門診,把慢病患者的就診、管理和開藥與普通患者區分開,使其擁有專屬的服務區域。此外,我們也推出了全科醫生開具成人疫苗處方的服務,在綜合評估后為符合條件的接種者開具疫苗處方,方便居民接種帶狀皰疹疫苗、流感疫苗等。”
什么時候可以接種?哪些人可以接種?接種有無禁忌證?針對這些居民關注的熱點話題,馬麗莎副主任醫師強調:“慢性病人群不是疫苗接種的絕對禁忌人群,中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的群體,如處于疾病穩定期,可通過接種疫苗來降低罹患帶狀皰疹的風險。接種疫苗前可就疫苗的保護效果、保護時長、接種禁忌、安全性等信息咨詢專業醫生,進行科學接種。”
“近幾年我們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務措施,例如我們開設了周末的預防接種,方便平時因為工作沒辦法來接種的上班族,以及平時因為工作沒時間帶孩子來打預防針的寶爸寶媽們;另外,本社區結合425全國預防接種日,為方便中老年人群接種,特別于4月23日-4月26日期間開展帶狀皰疹疫苗接種專場。”馬麗莎副主任醫師補充道。
中老年人必須提升疾病預防意識,將疫苗接種作為日常健康管理的一部分,做到“未病先防”。 針對帶狀皰疹這類疾病,高風險人群應主動評估接種可能性,完成基礎評估后,可前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咨詢和接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