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文 |科普|服務
在減重的過程中,往往也伴隨著肌肉的流失。而肌肉的重要性常常被低估。它對你的代謝和減重成效有著深遠的影響。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人體的肌肉系統是一個復雜且精密的組織網絡,不僅支撐著我們的運動和姿勢,還在代謝調節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一、人體肌肉系統的分類與功能
根據功能和結構,人體肌肉主要分為三大類型: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01
骨骼肌
人體中占比最大的肌肉類型(約占體重的40%),是隨意識控制的橫紋肌,又分為四型。值得注意的是,骨骼肌不僅是運動器官,更是重要的代謝器官,能夠消耗人體約80%的餐后葡萄糖,在血糖調節中發揮核心作用。
02
心肌
心肌作為心臟所特有的肌肉組織,呈現出橫紋肌的結構特征,其收縮過程具有自發性和節律性,不受主觀意識的控制。心肌的健康狀況直接關系到心臟功能的正常運作,而心臟在遭受損傷后的修復過程中,往往伴隨著纖維化的現象。
03
平滑肌
平滑肌細胞廣泛存在于內臟器官(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以及血管壁內,其收縮特性表現為緩慢且持久,主要受自主神經系統的調控。該細胞類型在調節器官功能及血管張力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簡單來說,骨骼肌受意識控制,而心肌和平滑肌則自主工作。
二、肌肉組織的代謝特性
骨骼肌是人體代謝的核心參與者,具有驚人的代謝可塑性。通過耐力訓練,可以促進線粒體的生成,增強氧化能力;而力量訓練則能增加糖酵解能力和肌纖維的橫截面積。
然而,隨著年齡增長,骨骼肌的質量和力量會逐漸下降。60歲后,這種流失速度每年可達3%。當肌肉流失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發展為肌少癥。肌少癥不僅影響運動功能,還會擾亂全身代謝穩態,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腫瘤等慢性病的風險。
三、肌肉量與糖尿病、腫瘤的雙向關系
肌肉組織與糖尿病、腫瘤之間存在著復雜而密切的雙向關系,涉及多種代謝途徑和分子機制。
01
肌肉與糖尿病
骨骼肌是人體最大的胰島素敏感組織和葡萄糖處置器官。在胰島素刺激下,骨骼肌能攝取循環中80%以上的葡萄糖,對血糖穩態至關重要。然而,糖尿病及其代謝紊亂會加速肌肉流失,形成惡性循環。
長期高血糖會通過以下途徑損害肌肉組織:
? 損害線粒體功能,增加活性氧類(ROS)生成,導致氧化應激和蛋白質損傷。
? 促進晚期糖基化終產物(AGEs)的形成,激活促炎通路,加劇肌肉萎縮。
? 導致“脂肪浸潤”,即肌纖維間和肌細胞內脂肪沉積增加,干擾肌肉功能并加重胰島素抵抗。
此外,糖尿病并發癥(如血管病變和周圍神經病變)也會導致肌肉萎縮,進一步加重肌少癥風險。
02
肌肉與腫瘤
腫瘤與肌肉之間的關系更為復雜。某些腫瘤類型可能導致肌肉消耗,而肌肉量的變化又可能影響腫瘤的發生、發展和治療反應。這種雙向作用為腫瘤預防和治療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四、如何關注和了解自身肌肉情況?
01
關注肌肉量與質量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肌少癥的患病率高達30%,高于同齡非糖尿病人群3倍。我們一方面需要關注肌肉的量,另一方面需要關注肌肉的質。
02
科學評估肌肉狀況
通過專業設備(如人體成分分析儀)可以準確測量肌肉、脂肪和水含量,同時結合握力計和步速測量等方法評估肌肉功能。這些數據能幫助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指導方案。
03
改善肌肉狀況的建議
? 力量訓練:增加肌肉量和力量,改善代謝功能。
? 耐力訓練:提升線粒體功能,增強氧化能力。
? 均衡飲食: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和微量營養素,支持肌肉健康。
肌肉作為力量的源泉,亦是代謝活動的關鍵器官。重視肌肉質量的評估,不僅有助于提升減重成效,提高基礎代謝率,同時能夠減少慢性疾病的發生風險。對于關注自身肌肉健康狀況的個體,建議利用專業儀器進行精確測量,并依據所得數據制定相應的運動與營養攝取策略,以確保健康減重過程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人體成分分析儀
專科專家介紹
- THE END -
審核 | 李兵
文字 | 牛宏圖
編輯 | 徐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