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江蘇省農業農村廳主辦的“悠然見?茶香” 蘇韻鄉情主題調研活動在宜興、溧陽、金壇等地展開。眾多專業學者和旅行社代表齊聚鄉村,深入挖掘茶旅融合背后的鄉村振興故事。
宜興市乾元村,這個曾經依靠煤礦崛起的 “億元村”,在產業轉型之路上成功蛻變。多年前,在關停當地工企業后,乾元村緊握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的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與鄉村旅游業。占地 6200 余畝的乾紅茶文化休閑園,包含乾紅文化館、早春茶舍等茶文化體驗區,成為茶旅融合的生動結合案例。在調研過程中,乾元村分享了鄉村旅游發展的寶貴經驗。江蘇乾元茶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茶二代”李鎰嘉介紹說父母輩用‘農產品思維’賣茶,現在則用‘文旅思維’賦能茶業。游客在游玩和品茶的同時還能體驗采茶、制茶。
溧陽天目湖畔的玉枝茶場是現代化數字茶園科技的前沿陣地,2000多畝的茶園配備了水肥光一體化物聯網智能系統、高品質白茶制作智能生產線等先進設備。茶場負責人濮愛玉分享了他的創業經驗:與三家廠家合作,歷經多年的經驗積累,開發出了一條非傳統的特殊生產線的過程。該生產線成功克服了天氣對產品質量的影響,實現了產品一致性和高質量。通過自動化和數據統一,原本需20人憑手感操作的生產線大幅減少了人為誤差,提高了效率。盡管如此,產品厚度和溫度仍需人工干預以保持獨特風味。生產過程中通過嚴格的監控和成員管理確保了產品的高品質標準。
在金壇江蘇茅山茶海有限公司,調研隊團領略到了茶產業鏈延伸的無限可能。該公司開發的 30 多種茶食,如茶味冰激凌、蛋糕、飲品等,豐富了茶產業的內涵。占地 1100 畝的茅山茶海園區,集茶葉深加工、茶食品開發、茶文化傳播、農事節慶等多功能于一體。在茶葉生命科技館,游客們可以現場體驗茶食品制作,深入了解該公司在茶科技、茶產業、茶文化方面的創新做法。
此次對蘇韻茶鄉的深入探訪,更是對鄉村產業振興路徑的深度挖掘。從產業轉型到科技賦能,從茶旅融合到產業鏈延伸,宜興、溧陽、金壇的茶鄉樣本,為更多鄉村提供了可借鑒的發展思路,也讓人們看到了茶產業在鄉村振興中蘊含的巨大潛力。
(中國日報江蘇記者站 蒼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