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3日訊 4月23日,棗莊市市中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夯實防災減災救災基礎,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新聞發布會。市中區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區應急救援保障中心主任李靖,齊村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冷雨嘉,市中區應急救援保障中心救援物資保障股股長丁濤和市中區應急救援保障中心應急救援隊伍保障股股長朱兵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在發布會上,李靖就市中區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基本情況做了簡要發布。
強化完善防災減災救災機制。根據省、市相關要求,市中區正在整合由36個成員單位組成的市中區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委員會擬下設防汛抗旱指揮部、森林草地防滅火指揮部、消防安全指揮部等7個專項指揮部和2個保障類專項小組。同時研究制定委員會及委員會辦公室的工作細則,規范運轉方式和工作流程,健全監測預警、災情會商、聯合值守等工作機制,不斷提升防減救一體化水平。
強化森林火災防治。根據國家、省、市森林防滅火會議精神,今年3月份市中區召開了市中區森林防滅火工作會議,逐層逐級落實防火包保責任,實現“山有人管、林有人護、路有人守、責有人擔”。共設置防火檢查站47處,修建集中焚燒池238個,進一步加強祭祀用火、農事用火、林區施工生產用火和景區野外用火管理,從源頭上減少森林火災潛在威脅。同時,聚焦林區作業人員、林區周邊群眾、進山游客、林內散葬墳墓戶主等重點人群,持續開展森林防滅火宣傳教育活動,樹牢全民森林防滅火意識。
強化汛期安全防范。市中區調整細化了區防指指揮、副指揮包抓鎮(街)、重點區域防汛工作機制,明確各類防汛責任人51人,明確了各鎮街防指、區防指各成員單位工作任務、標準和完成時限。去年全區先后開展7輪汛前隱患排查,重點針對城區內澇、水庫行洪、隊伍建設、物資儲備等情況開展風險隱患排查,發現防汛風險隱患點89項并全部完成整改。汛期來臨前全區11個鎮街完成了包括河道洪水防御、城市內澇處置、人員轉移安置等科目防汛演練37次,參加人員1700余人。去年汛期強降雨期間,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靠前指揮,多次赴一線調研防汛工作。各鎮(街),區城鄉水務、應急、住建、行政執法、市政園林、公安交警、供電等部門共出動隊伍93支,出動人員1195人,協同作戰,密切配合,成效明顯。今年,市中區應急管理局將繼續完成以下目標:一是繼續加大應急隊伍規范化能力建設,做到突發情況下反應快,有人用。二是繼續提升救援裝備建設,做到應對災害險情時有“武器”、會使用、見成效。三是繼續強化應急演練,做到在災害風險面前,科學指揮,合理應對,最大限度地減少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強化冬春救助工作。根據上級統一安排,市中區積極推進2024—2025年度冬春救助申報工作。先由遭受自然災害人員家庭提出申請,后經村居評議公示,鎮街審核等程序,最終核實上報全區受災需救助人員共548戶1023人。市中區冬春救助申請獲得中央救助資金指標約11.19萬元,省級救助資金指標約15.56萬元,共計26.7525萬元。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高度重視冬春救助資金的發放工作,專門安排財政部門及時撥付,今年1月份,在春節來臨前,全部資金發放到戶,確保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過節。
閃電新聞記者會上了解到,市中區應急管理局將積極發揮區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職能作用,統籌應對各類自然災害,持續加強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冬春救助等相關工作,不斷夯實防災減災救災的隊伍、物資和能力基礎,推動應急管理事業高質量發展。
閃電新聞記者 劉聰聰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