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挖掘鄉村地域文化資源,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廉潔意識,近年來,平樂縣紀檢監察機關把加強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性工程,通過深挖本地文化資源、名人事跡、廉政文化,與縣委宣傳部、縣文體旅局、各鄉鎮人民政府等單位聯動,因地制宜推進廉政教育基地、家風家教館、紅色革命文化紀念館、“一把手”廉政教育館、廉潔文化書屋等各具特色的廉潔文化建設。截至目前,全縣共建設廉政教育基地10個,家風家教館2個,“紅廉”文化主題館2個。
“請移步進入正廳,這里主要記錄了李炳文在教育子女和為官為民的故事......”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同安鎮全鎮黨員干部參觀了華山家風家訓館。2023年5月,該鎮以深入挖掘本地廉潔元素,依托本地晚清進士、中醫名家李炳文的故居,結合他為官一方、造福一方,剛正不阿、勤儉節約的生平事跡,重點打造了華山家風家訓館,成為同安鎮黨員干部和師生接受黨風廉政教育的重要陣地。
陣地建設是傳播中華優秀廉潔文化的重要基礎。平樂縣紀委監委堅持從傳統廉潔文化中深挖本地特色,計劃打造以梅摯文化為載體的廉政教育主題廣場,將建成有梅摯組塑、《五瘴說》石材刻字、“步步為廉”廉腐圍棋小品、“官家藥石”原石刻字、梅摯《昭州十愛詩》石材刻字和梅摯故事石雕壁畫的昭州文化廣場,讓全縣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清廉文化的熏陶和洗禮。
在深耕廉潔文化陣地建設的同時,該縣紀委監委不斷創新“廉載體”,積極將廉潔文化陣地資源轉化為豐富多彩的廉潔文化作品。該縣紀委監委依托梅摯廉政文化,創作微電影《梅公瘴說警人心》、微視頻《青年說五瘴》、長圖“廉政名人”等廉潔文化作品,此外運用AI技術,用虛擬AI主播創作《廉潔文化小課堂》,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樹立鮮明的價值取向,做到修身律己、廉潔齊家。去年以來,該縣紀委監委共創作廉政視頻20余部,AI主播小課堂32期,系列長圖50余幅,有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 (韋金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