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吉林鎮賚二龍濤河流域,春水蕩漾的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迎來它的第一批“客人”,白鶴、東方白鸛、灰鶴、針尾鴨等300余種珍稀鳥類遷徙至此中轉,駐足在此補充食物、繁衍生息。在這40余天為遷徙鳥類提供了一處不被打擾的“五星級驛站”,成為鎮賚獨有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成功案例,這里的“群鳥翔集”構成一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圖景。
4月9日,在二龍濤河沿線,濕地積水在道路間形成一大大小小的水泡,映照著一群忙碌的身影。根據初步擬定的規劃選址路線,國網吉林經研院設計團隊要在國網白城供電公司、鎮賚縣能源局、自然資源局、林草局等有關單位部門的協助下勘察7處站址,為鎮賚規劃建設的首個500千伏新能源匯集項目找到最佳落腳點。每到一處選址地,大家就各司其職,結合現場實際情況交流確認土地性質、交通設置、資源配置、農林用地等信息。在千溝萬壑的鹽堿地頭,設計團隊在各單位、部門的配合下,一邊查看周邊道路情況一邊記錄選址信息,這種協同聯動、現場辦公的工作模式極大地提高了選址工作效率。
3月初,國網吉林經研院啟動白城建平500千伏輸變電工程設計工作,設計團隊以“致”精研、以“質”為綱,召集骨干設計力量開展該工程選址選線準備工作,為服務吉林西部地區新能源并網、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局面提供最佳方案。
鎮賚縣不僅以中國的“白鶴之鄉”聞名,同時也是吉林省“陸上風光三峽”、吉林千萬千瓦風電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鎮賚縣著力打造吉林西部農業經濟、牧漁業、生態工業三大發展示范區和吉林西部生態旅游綜合開發區,生態保護紅線區域、基本農田區域和林地占比較高。因此,要為鎮賚縣未來加強生態保護、驅動經濟發展、帶動綠色能源消納等做好長遠規劃,此次選址尤為重要。
只有做足功課才能高質高效推進變電站建設前期工作。國網吉林經研院強化質量管理,夯實前期工作基礎,項目中標第一時間即與國網白城供電公司、鎮賚縣能源局建立緊密溝通,提前規劃選址方向。勘察前,鎮賚縣能源局主持召開了項目收資選址對接會,鎮賚縣縣長出席會議并對縣政府部門和下轄鄉村提出全力配合項目選址建設的工作要求。國網吉林經研院介紹了項目規模、選址條件、設計計劃和前期選址配合需求,并明確質量管理貫穿始終,設計工作會通過標準化流程和精細化管控提升工作質效。國網白城供電公司進一步說明了項目建設時序和關鍵節點,提出要在“搶前期不搶工期”的前提下快速推進選址工作。鎮賚縣能源局對照前期選址情況詳細介紹了站址二次摸排情況,經過與會人員深入探討,決定從26個基本符合條件的選址中優選7處站址,立即沿鎮賚縣南向北的方向開展選址工作。
電網建設是踐行生態文明理念的重要載體,是能源革命和綠色發展的前沿陣地。設計團隊深知建平工程對推動鎮賚綠色能源發展的重要意義,從前期規劃到設計圖紙交付的每個階段工作都是助力工程優質高效建設的重要基石,馬虎不得。
4月10日,設計團隊展開二次復選,自然資源局相關同志積極配合設計團隊在線調取地類分布圖數據,補充選址的土地性質、地形地貌等準確信息。同時,團隊在減輕對周邊生態環境影響的基礎上排除電網工程建設規避條件,精確縮小選址范圍。在勘察現場,設計人員穿林地、走公路、涉水灘、跨小橋,地毯式查看70公里線路沿線環境及障礙物,兩日共計勘察規劃站址11處,全面收集一手選址資料數據,為協議辦理、可研編制等后續工作開展爭取了寶貴時間。
精研之“致”、理念先行,國網吉林經研院堅決貫徹綠色低碳規劃設計理念,積極踐行社會責任,選址選線堅守綠色環保原則,盡全力保護生態環境。精研之“質”、設計先行,通過全過程質量管理和與地方政府、地方供電公司的高效協同,國網吉林經研院將加快編制形成初步選址方案,跟進選址審核進展,嚴控時間節點、優化資源配置,待站址確定后高質量開展線路選線和可研編制工作,確保工程如期建設,為助力打好生態優先兼顧綠色發展的組合拳貢獻設計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