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8時至4月19日8時,湖南沅陵縣普降大雨,部分鄉鎮暴雨到大暴雨,并伴隨冰雹、大風等極端天氣,最大累計降雨量226mm,最大小時雨強92.5mm,全縣安全轉移1408戶3349人,因轉移安置及時,無人員傷亡。
沅陵打贏了今年防汛第一仗,這得益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防汛抗災工作,得益于全縣上下時刻保持高度警醒,強化底線思維,全面提升了防汛減災能力,全力做好了汛期“迎戰”準備。
沅陵是湖南省版圖面積最大的縣,域內有大小溪河911條,上型水庫117座,山塘8613口,山洪災害危險區859處;地質災害隱患點462處,中高風險斜坡溝谷單位1828處,中高風險切坡建房戶14251戶。在即將進入主汛期關鍵階段,沅陵立足“防大汛、抗大險、救大災”,緊盯山洪災害易發區、水庫塘壩、河道險工險段等重點區域,以“人防+技防+群防”織密防汛備汛安全網,全力保障21個鄉鎮、70萬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寧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時刻繃緊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的“思想之弦”
4月10日,沅陵縣五強溪鎮麻伊伏社區模擬“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天氣情況,隨著縣防指一聲令下,沅陵縣2025年度防汛總動員暨山洪地質災害防御應急演練拉開序幕。
本次演練圍繞省委防汛“十防”措施要求,全面展示全縣各單位應對突發性極端強降雨的臨災情況、組織群眾安全轉移、調度指揮應急處置全過程。通過實戰演練,加強了該縣應急救援搶險隊伍之間的協調配合和實戰演練能力,提升了群眾的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意識。
征旗獵獵,誓言鏗鏘。當天該縣防洪度汛誓師動員大會召開,會上通報了前期防汛準備情況,明確下一階段工作重點,相關鄉鎮和部門作表態發言,并現場交辦了相關清單。
這是一場凝聚力量、彰顯決心、科技與擔當并重的綜合性防洪誓師大會,是對生命安全的莊嚴承諾,是對自然災害的主動亮劍,既傳遞出“向險而行”的勇氣,也彰顯了“科學防御”的智慧。自此,沅陵將以最嚴標準、最大力度、最實舉措筑牢防汛抗洪的“人民防線”,全面吹響了“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的出征號角。
進入汛期,沅陵上下以練備戰、嚴陣以待。借母溪鄉模擬張家村山體滑坡地災點和拖漁溪村山洪危險區域出現險情,村民需實施緊急避險轉移,開展應對突發地質災害和防洪度汛山洪危險區域防御應急演練。官莊鎮在童家田水庫區域,模擬強降雨導致水庫水位超警戒線、堤壩有滲漏等險情,迅速啟動防汛應急響應,完成堤防加固、群眾轉移安置及醫療救援等環節。整個演練過程,各小組分工明確、反應迅速、密切配合、緊張有序……在縣應急和安全生產委員會以及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的有力指導下,全縣各鄉鎮、各單位嚴格按照應急預案進行演練,切實達到預期效果。
山洪地質災害防御應急演練模擬疏散群眾。歐文淇攝
進入汛期,沅陵上下眾志成城、責任落地。沅陵在2020年成立了全市唯一的地質災害安全防范專業委員會,建立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狀,堅決壓實鄉鎮、企業主體責任,交通、應急、水利等有關部門行業監管責任,落實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三管三必須”。建立健全地災隱患點“三級四人”聯防和中高風險斜坡溝谷單位“六員”共管責任體系。對此,縣財政將全縣3204名巡查員、監測員通信費400萬元納入年度預算,充分發揮他們的“前哨”防災作用。
斜坡(溝谷)單元警示牌。王明攝
縣水利局明確了859處山洪危險區、6處山洪易發區“三級責任人”(縣級責任人、鄉級責任人和村級責任人),督促壓實山洪災害防御巡查責任人職責和明確轉移避險責任人責任;嚴格執行汛期24小時值班值守和領導帶班值班制度,督促指導鄉鎮落實水利防汛主體責任,進一步壓實水庫防汛“三個責任人”,山洪災害危險區、易發區“三級責任人”,骨干山塘防汛責任人等責任人責任,督促巡查值守履職到位。
“我們充分發揮工作職能,堅持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扎實推進防汛備汛各項工作,指導全縣各鄉鎮、各單位扎實開展度汛隱患排查、防汛物資儲備、防災避險演練,壓實防汛責任。”縣應急管理局防汛抗旱股負責人龔志鵬表示。
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切實打好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的“有備之戰”
時值汛期,沅陵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全面做好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的各項準備工作,切實筑牢防汛安全防線。
走進沅陵縣水利局水旱災害防御物資儲備倉庫,電動警報器、編織袋、發電機、虹吸管等防汛物資分類有序,擺放整齊,隨時待命。“這些物資寧可備而不用,絕不能用時無備。”沅陵縣水旱災害防御事務中心主任魏林介紹。目前,全縣21個鄉鎮均已完成標準化物資儲備,形成“縣鄉聯動、分級儲備、快速調撥”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
沅陵水利局水旱災害防御物資儲備倉庫。單位供圖
防洪工程是防汛工作的重要保障。近年來,沅陵縣著力加強山洪災害防御工程項目建設和地質災害隱患處置,先后實施了荔溪流域、蘭溪流域治理和42座水庫除險加固等水利工程。此外,還編制了《沅陵縣山洪災害防御預案》,繪制沅水、酉水流域性洪水防御“兩張圖”等,為山洪災害防御快速反應打下基礎。
“防汛防災必須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沅陵縣自然資源局副局長李治平說。面對嚴峻的地質災害險情,該堅持物防、工防、人防相結合。自3月起,該局攜手省地災所技術人員,兵分8路下沉至各鄉鎮排查地質災害隱患,對全縣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拉網式排查,新增排查隱患點4處,將全部落實“一點一策”整改方案。
沅陵縣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入戶排查隱患。王明攝
在應急隊伍建設方面,該縣建立了“專業隊伍為骨干、民兵力量為支撐、社會救援為補充”的救援體系。包括消防綜合救援隊伍,民兵應急搶險力量、社會專業性搶險隊伍8000余人,新組建縣級專業搶險隊伍1支,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
“防汛救災是場大考,我們要以萬全準備應對萬一可能。”李治平表示,將繼續保持臨戰狀態,用扎實的準備工作換取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堅決打贏防汛救災這場“有備之戰”。
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堅決打贏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主動之仗”
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理念,沅陵將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貫穿防汛工作始終,以系統部署、科學防控和精準施策,推動防汛工作關口前移、重心下沉,堅決打贏防汛主動仗。
該縣構建防汛“縣包鄉、鄉包村、村包組、組包點(戶)”的四級聯動責任機制,實現防災責任“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覆蓋。近年來,沅陵縣著重強化基層防災避災網格化管理,結合實際將各鄉鎮全域劃分為多個網格區,并科學設置安置點、各類防汛應急物資存放點、安全轉移路線等,彌補了預報信息發布、預警轉移命令下達、臨災叫應難以到戶到人的短板,提升臨險避災實施快速安全轉移的能力。
防汛抗災關鍵在“人”。提升群眾主動避險意識和應急自救能力,是打贏防汛主動仗的關鍵一環。沅陵各相關單位、鄉鎮積極強化宣傳動員,綜合利用短視頻、應急廣播、屋場會、發放“防汛明白卡”等方式普及防汛知識,提升群眾主動防災意識和臨災應急避險技能;強化應急演練,截至目前,全縣各級共計開展演練1801場次,涉及37994人,有效提升了基層應急處突能力及群眾主動防災避險意識。
“各村民注意,落大雨滴,怕滑坡,請立即撤離!”在五強溪鎮麻伊伏社區,沅陵引入的新型山洪地質災害入戶預警叫應系統正進行實戰演練。這套智能系統以群眾居住網格為單元,由雨量站實測數據系統、“631”叫應系統、叫應監控平臺、呼叫器和安裝在各家各戶的應答器共同組成,通過“網格+技防”,預警信息“一呼百應、一鍵發送、精準叫應”。解決了因為時間、空間距離一時難以叫應群眾安全避險轉移的問題,為緊急避險轉移打通了“最后一米”,贏得了“生命空間”。縣水旱災害防御事務中心主任魏林透露,“該系統將在五強溪集鎮、楠木鋪鄉李家坪防洪堤、杜家坪鄉獅子坪防洪堤、明溪口集鎮、借母溪鄉深溪流域、大合坪集鎮6個山洪災害易發區推行試點。”
汛期已至,沅陵將嚴格執行“四個一律”硬核措施,實行“轉移誰、誰組織、何時轉、轉到哪、轉后如何管理”閉環管理。在沅水、酉水流域防洪重點區域,縣防汛抗旱指揮部依托《沅陵縣重點防洪工程示意圖》《沅陵縣山洪災害危險區分布圖》等作戰圖,精準落實“631”預警叫應機制,做好暴雨洪水和地質災害危險區群眾轉移避險工作,以“不怕興師動眾,不怕群眾罵聲,不怕十防九空”的決心,確保危險區群眾應轉盡轉,全力守護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縣應急管理局防汛抗旱股負責人龔志鵬表示:“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群眾暫時的不理解,終將被生命安全的價值所證明。”
汛期工作人員轉移行動不便的老人。單位供圖
當前,沅陵正以“汛” 為令,嚴陣以待,用堅實的防汛舉措,守護一方安瀾,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做好防汛備汛的政治答卷。(李周穎 瞿云 歐文琪 張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