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在廣元市劍閣縣白龍鎮,當地村民趁著大好春光搶農時、忙農事,田間地頭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蒲鴻是白龍鎮的種糧大戶,春耕備耕是每年開春的“頭等大事”。過去,苦于缺乏有效的抵質押物,貸不了款、缺資金成為困擾蒲鴻的“頭等難事”。而今,有了廣元市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簡稱廣元農擔)的持續擔保加持,蒲鴻的“難事”不再難。
“通過廣元農擔二維碼,我用手機申請,很快拿到了150萬元擔保貸款。”蒲鴻滿是高興地說。有了資金的蒲鴻,春耕“家底”更足,種糧勁頭更旺……從種植加工到農機農技服務,從300畝到6000畝,帶動周邊6個村2000多戶村民共同種糧致富。
像蒲鴻這樣的農業經營主體,正是政策性農擔精準服務的對象。2019年3月,作為省財政全額出資組建的國有獨資政策性擔保機構,四川省農擔公司與廣元市政府股份“聯姻”,全省首家控股子公司——廣元市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落戶廣元。鄉村要振興,錢從哪里來?創新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已刻不容緩。廣元農擔勇立潮頭、乘勢而上,成為財政撬動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投向廣元農業的重要紐帶,是助力廣元走穩鄉村振興“最先一公里”的“排頭兵”之一。
紅色啟航,引領“黨業融合”
在廣元農擔辦公大樓走道上,懸掛著醒目的黨建品牌標識。以“廣元”二字形象地化作奔走在田間地頭的農擔人,生動地詮釋著“行廣致遠·為農擔當”支部黨建品牌所蘊含的助農豐收使命。
在劍閣縣白龍鎮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百千萬田間行”服務現場,廣元農擔黨支部以壩壩會的形式,宣講農擔政策、開展業務宣傳,這僅是變“窗口”服務為“門口”服務的一個縮影。多年來,廣元農擔把一方鄉親的笑臉作為奮斗目標,通過走訪100個基層銀行網點,開展1000場農擔政策宣講,為10000戶以上農業經營主體破解“急難愁盼”。
5年來,廣元農擔圍繞“規定動作不折不扣、自選動作有聲有色、作風紀律嚴之又嚴、黨業融合有力有效”的工作目標,創新打造“345”黨建品牌,通過“3心”(忠心、初心、廉心)鑄魂,“4力”(學習力、溝通力、創新力、擔當力)賦能,“5強化”(產品創新、合規管理、風險化解、服務三農主體、支持產業發展)促發展,推進黨建與經營發展“四同步”“雙融合”,把黨建品牌轉化為推動農擔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
金融好雨,潤澤“天府糧倉”
糧穩天下安。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把支持糧食生產作為重中之重。
昭化區磨灘鎮是“王家貢米”的核心區,也是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廣元浩翔農業有限公司是這里從事水稻種植、加工和銷售的一家農業小微企業。因擴大種植面積、新建恒溫庫一度急需資金。
“廣元農擔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工作人員實地調查、上門服務,我們第一時間拿到了200萬元貸款。”公司負責人馮連春喜滋滋地說。在廣元農擔的持續支持下,該企業通過“公司+專合社+農戶”生產營運模式,推廣稻漁生態種養,發展“王家貢米”5000余畝、畝均增收800元,年產量2500噸,年產值2700萬元,帶動就業2000余人次。
四川景思源生態農業是區域內另一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擔保資金的支持下,現已流轉土地1000畝,建成了生態養育基地500畝、年產“王家貢米”8000噸的精米加工線和600平方米“王家貢米”稻漁米交易中心。在衛子鎮的“王家貢米”收儲、加工車間,該企業負責人孫正明自豪地說:“通過‘公司+專合社+農戶’模式,已帶動全區3個鎮10多個村種植‘王家貢米’(稻漁米)有3400多畝,‘王家貢米’已經通過電商等銷售到全國各地,現在是貨真價實的‘明星水稻’和‘致富大米’。”
稻浪千重,豐收不易。6年來,廣元農擔始終聚焦政府支農目標,始終以糧食生產經營和特色農業產業為重點,以農業小微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以及村集體經濟組織等為主體。為降低經營主體融資成本,廣元農擔將年費率降至0.5%。今年又創新推出“1+10”產品體系,即“天府糧倉﹒農擔貸”(水稻、玉米、小麥、油料、大豆、薯類等糧食主導產業)和“鄉村振興﹒特色貸”(茶葉、獼猴桃、核桃、肉牛羊、土雞、生豬、蔬菜、中藥材、生態漁業、農文旅等十大特色產業),力爭年均新增擔保8億元以上。
為農分憂,“貸”動“牛氣沖天”
養殖戶徐柏林,曾是劍閣縣漢陽鎮東風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2016年開始養殖生豬,因缺乏資金,始終達不到期望規模。廣元農擔通過“政銀擔企”合作,幫助徐柏林拿到100萬元貸款,養殖規模迅速擴大,當時正趕上生豬行情好,當年獲利51萬余元。徐柏林不僅脫了貧,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利州區山里來家庭農場,300多頭肉牛膘肥體壯。該農場從2021年開始開荒、種地、租山林,發展到今年已擁有5200多平方米肉牛羊圈舍,1700多畝的種植、觀光農業。“我們的肉牛主要是自己加工、定點食堂配送,加上種植這一塊,整體效益還不錯。”農場負責人孫敏文介紹說。而在去年9月份,這批牛剛剛入欄,前期200萬元擔保貸款即將到期,孫敏文急得團團轉。“沒想到,廣元農擔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并沒有追我們還錢,而是幫我們辦理了展期續貸,在‘節骨眼’上幫我們渡過了難關。”
立足生豬穩產保供,廣元農擔2019年推出“惠農擔·生豬貸”專項產品,累計為2230余戶生豬養殖戶提供貸款擔保7.19億元。為支持全市突破性發展肉牛羊產業,廣元農擔2021年又在全市率先推出“惠農擔·牛羊貸”專項產品,向1850余戶肉牛羊養殖戶提供貸款擔保5.6億元,為肉牛羊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注入金融“活水”。
因地制宜,賦能“茶果滿園”
2018年4月,浙江“白葉一號”扶貧茶苗落戶廣元青川。2022年春天,“白葉一號”茶葉豐產開采,廣元農擔將當年首筆貸款擔保300萬元,投放到青川同圣白茶產業有限公司“茶葉精深加工生產線建設項目”,支持“白葉一號”茶產業鏈發展。同時,廣元農擔積極支持旺蒼縣春夏秋茶產業和茶文化產業鏈,助力“一片茶泡出多種收入”。
農業項目周期長風險大、缺乏有效抵質押物,“經營主體不能貸、銀行不敢貸、社會融資成本高”成為長期困擾農業發展融資的最大痛點。2024年蒼溪縣歧坪鎮尚林園家庭農場160畝紅心獼猴桃大豐收,糖分測定達到采摘標準后,農場業主丁柏寒歡欣鼓舞組織工人采摘、分裝、打包,將這份細嫩多汁、芳香濃郁的甜“獼”發往全國各地,示范帶動了更多農戶增收致富。
還有劍閣的土雞、朝天的核桃、青川的山珍、旺蒼的中藥材、利州的農家樂……近年來,廣元農擔推動金融幫扶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培育壯大地域特色產業,延伸產業發展“藤蔓”,鼓勵扶持各村集體經濟依托自身優勢項目謀發展,為全市5000余戶特色農業產業項目提供貸款擔保15.2億元。
一次擔保,激活一池春水。6年來,廣元農擔與全市7個縣區政府、12家涉農銀行、2家農業企業,以及省再擔保、國家融擔建立“政銀擔+”全面合作關系;推出“1+10”擔保產品體系,建立擔保信息化、智能化業務平臺,搭建起線上、線下支農“大通道”,引導金融“活水”流向農業,為鄉村振興雪中送炭、生血造血。
今年3月18日,四川省政府性融資擔保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暨擔保集團揭牌儀式在成都舉行,標志著全省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翻開嶄新一頁并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廣元農擔也正式成為省擔保集團的控股子公司。廣元農擔董事長李云飛表示:“機構改革為廣元農擔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公司將在服務‘三農’為主責的基礎上,借助天府‘1+N’系列政銀擔產品框架,將支持范圍擴大至小微、科創等領域,更好地發揮政府性擔保支小支農政策功能作用,服務全市實體經濟發展。”
(李立力 王 淇 華西社區報記者 彭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