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檢修人員正在為起吊重物前做好準備工作。梁達攝
4月21日,廣西桂冠大化水力發電總廠大化5號機在導水機構檢修期間,積極探索機組A修新工藝,發散思維,大膽創新,提前將轉輪、導流錐、支持蓋、水輪機主軸4大件在安裝間完成組裝,一次性完成“4大件連體衣”,較傳統吊裝工藝節省了5天的工期,為汛期前恢復機組運行打下了堅實基礎。
進入4月以來,防洪備汛進入實戰狀態,機組恢復時間愈發緊迫,既要確保檢修質量又要抓汛前窗口期,傳統工藝效率與時間窗口已出現明顯不匹配。面對這道雙重考驗的必答題,大化總廠和桂冠檢修公司決定在回裝方案上下功夫。
“我們是不是可以提前在安裝間回裝轉輪、導流錐、支持蓋、水輪機主軸?”大化總廠設備部(科技創新數字化部)主任沈帆提出想法。
“這項操作技術復雜、風險極高,聯吊總高度達13米,重476噸將是整個機組A修回裝中難度最大、風險最高、牽涉面最廣的作業之一。”檢修公司項目經理韋漢良回答。
“我們要思變創新,打破思想牢籠,將4大件在安裝間提前安裝好,然后再整體吊裝入坑。”沈帆進一步強調。
沒有干不成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說干就干,拼出極限。大化總廠和檢修公司成立搶修專班,組建黨員突擊隊,大化總廠安排專業人員24小時在現場監督軸孔修復工作,發現新問題,及時溝通尋求解決方案;檢修公司成立前線指揮部(“司前指”)強化高位統籌,加強重大項目的靠前指揮、高位推動和統籌協調,研究解決項目推進中技術難題、工期優化等重大問題,確保機組檢修各項工作高效推進。
隨著大化5號機“四件聯吊”整體順利吊裝入機坑,該臺機組A級檢修回裝階段取得重大進展,體現了大化總廠機組專業技術一次新的大膽嘗試,更是大化總廠“以技術突破傳統作業限制”的新舉措。(李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