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昌平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昌平區人社局)面向35歲以下高校學子、青年碩博人才、博士后3類群體,在資金、空間、活動3個維度出臺8項支持政策,全要素賦能青年人才在昌創新創業,進一步推動北京市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生態示范區試點建設。
面向3類青年群體
構建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生態圈
青年人才創新創業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引擎,結合當下昌平區加速建設人才強區背景下對青年人才的強烈需求,昌平區人社局充分研判青年群體在創業就業中面臨的啟動資金短缺、辦公成本高、資源對接難等痛點,面向35歲以下高校學子、青年碩博人才、博士后3類群體,聚焦資金、空間、活動3個維度,推出8項支持政策,打造青年人才來昌就業創業“3+8”支持政策體系,構建“引得進、留得住、創得好”的青年創新創業生態圈,打造全要素賦能青年創新創業體系的“昌平樣板”。
一直以來,昌平區高度重視人才工作,積極營造優良的創新創業環境,青年人才的創造力、爆發力也成為了未來發展的核心動能。昌平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支持措施在資金方面,將提供創業補貼、創業貸款、創業獎勵等多類型資金補貼,讓創業青年輕裝上陣;在空間方面,將提供免費工位與優惠住房,讓初創項目落地有根;在活動方面,將打通“賽事+實踐”青年人才成長通道,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推出8項重磅政策
建立人才成長梯度支撐體系
據了解,這8項支持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的政策,主要包括青年人才創業補貼政策、創業貸款全額貼息政策、博士后創業獎勵政策、高校碩博畢業生就業創業生活補貼政策、免費創業空間政策、人才驛站租金減免政策、賽事獲獎補貼支持政策和在昌高校引薦落地(聯合培養“蓄水池”項目)補貼政策。
“這一系列政策措施共同建立起了全周期人才成長梯度支撐體系。”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其中,高校碩博畢業生就業創業生活補貼政策和人才驛站租金減免政策填補了昌平區在青年人才就業創業住房及生活補貼上的政策空白。
此外,針對碩博研究生,昌平區聯動高校推出的聯合培養“蓄水池”項目,將依托項目化培養方式,整合高校師生智力資源,以“揭榜掛帥”形式,選拔一批優秀碩博士到工作崗位中解決工作難題,推進重點工作任務。在昌高校的在讀碩博研究生或已獲得保研資格的本科生,在昌平區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實踐期間,可享受相應補貼,有力地推動以專業人才為代表的各類優秀畢業生匯聚昌平、扎根昌平,為昌平“四區”建設提供人才保障。
注重“創業+產業”雙向聯動
推動青年創業與產業協同發展
8項政策既強調資金激勵作用,又突出主動精準服務,從創業資金、貸款貼息、生活補貼、居住場所、辦公空間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如推出的4項創業資金補貼政策,協調600余套人才公租房,開放26家創業空間的2500個全額免費工位。同時還配套“線上+線下”暖心服務,依托“京策”平臺、線下辦件團隊,高效兌現各類補貼政策,切實提高青年人才到昌平就業創業的體驗感和獲得感,全要素“保姆式”創新創業生態助力青年人才加速發展。
政策和服務多重賦能,促進創業和產業雙向聯動。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聚焦產業契合度、資源開放度、服務專業度三個維度,昌平優選26家優質創業孵化平臺作為全區首批青年人才免費創業空間,包括2家國家級創業示范基地、11家市級創業示范基地及標桿孵化器、11家區級創業示范基地及高質量孵化器和2家大學科技園。
這26家創業空間,覆蓋昌平區未來科學城、中關村科技園昌平園等科創核心地帶,毗鄰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大學昌平校區等高校,為青年人才開展產學研合作提供便利條件,同時涵蓋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等眾多前沿領域,全面聚焦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及三大主導產業發展升級需求,精準對接青年人才創業方向,實現青年群體成長成才與區域產業發展的雙贏雙促。
接下來,昌平區人社局將進一步深化政策實施,不斷優化完善相關舉措,更大程度釋放政策潛能,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到昌平創新創業,為加快人才強區建設添磚加瓦。
(勞動午報記者 張晶 通訊員 薄璐)
來源:中工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