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論文
Shengcai Wu, Xin Xu, Xiaotong Zhang, Zhongying Ji, Xin Jia, Xiaolong Wang. 3D-Printing Functional Ceramic for One-Step Fabrication of Pd/C Catalytic React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rontiers, 2024, 200167.
https://doi.org/10.1016/j.amf.2024.200167.
文章鏈接:
1研究背景及目的
3D打印催化劑在化學工業、能源生產以及環境治理等領域已經獲得廣泛研究與應用。然而,3D打印催化劑在用于催化反應時往往需要置于固定床反應器中,這會使得其操作過程相對較為繁瑣,且可能發生局部損壞。因此,為滿足現代社會高效生產的需求,一體化制備催化反應器相關研究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采用先進的3D打印方法制備了一種Pd/C陶瓷催化反應器,并研究了不同構型對反應器催化性能的影響。
2論文亮點
(1)通過自主設計的3D打印針頭,采用一步法制備了一種高效的Pd/C陶瓷催化反應器。
(2)相比于傳統的3D打印催化劑,該催化反應器在催化過程中不需要裝填入固定床反應器,具有操作簡便的特點。
(3)借助于3D打印先進制造技術,構筑了不同構型的催化反應器并系統探索了其對催化性能的影響。
3試驗方法
本文自主設計了一款同軸3D打印針頭,然后通過設計的3D打印針頭以直書寫3D打印的方式制備了一種外部為殼、內部多孔的Pd/C陶瓷催化反應器。具體而言,反應器外殼油墨由粘結劑AP(磷酸二氫鋁),Al2O3粉末混合而成;內核油墨由AP(磷酸二氫鋁),活性碳粉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構成。利用制備的3D打印針頭一同擠出進而打印構筑不同構型的反應器。隨后,通過燒結去除內核中的PMMA和水分形成多孔的活性碳。最后,通過真空自主裝的辦法將Pd顆粒負載在內核的多孔活性碳上,實現了Pd/C陶瓷催化反應器的快速高效制備。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coaxial 3D printed Pd/C CR.
4結果
Fig. 2. (a–c) Cross-sectional images of Pd/C CR with nuclear diameters of 3.8 mm, 2.8 mm, and 1.8 mm. (d, e) Images of the core of the Pd/C CR with different scale bars. (f) SEM image for the shell of CR.
通過3D打印,制備出了不同內核直徑的Pd/C陶瓷催化反應器。橫截面圖像顯示,Pd/C CR 的內核疏松多孔,其中的孔隙是由于燒結過程中去除 PMMA 而形成的。這確保了同軸 3D 打印的 Pd/C CR 在催化反應過程中允許液體順利通過。
Fig. 3. Plot of conversion vs. time for Pd/C CR with different core diameter (a) and type (b).
隨著Pd/C陶瓷催化反應器內核直徑的增大,其對4-NP的催化速率不斷增加。這是由于更大的內核直徑可以容納更多的鈀碳催化劑,從而加快了催化速率。W型反應器對4-NP的還原速率高于U型和L型。這種差異是因為與U型和L型催化劑相比,W型擁有更復雜的結構從而促進了4-NP與內核上的鈀碳催化劑之間的接觸。而由于U型和L型的結構相似,其原速率相當。
5結論
本研究提出了一種簡單而高效的催化反應器制備方法,借助于3D打印只需一步即可構筑出不同形態的Pd/C陶瓷催化反應器。與傳統方法相比,打印的反應器具有可控的核殼厚度、長度和各種形狀(W型、L型和U型),是一種易于使用的催化反應器。隨著Pd/C CR長度與內核直徑的增加,其對4-NP的還原性能也不斷提高。此外,隨著反應器復雜程度的增加,4-NP在反應器內核中的停留時間也隨之增加,從而使 4-NP的轉化率和催化效率逐步提高。這些研究結果為催化反應器的高效快速制備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法。
6前景與應用
本研究解決了3D打印催化劑在催化過程中需要裝填入固定床反應器,進而導致操作過程繁瑣與催化劑損耗的難題。通過3D打印制備的Pd/C陶瓷催化反應器,能夠滿足在未來工業催化與環境治理領域中快速生產的需求,具有一定的高效性、靈活性和可持續性。
關于團隊
作者團隊介紹
王曉龍,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增材制造分會委員,甘肅省材料學會理事,《Coatings》、《摩擦學學報》等編委,甘肅省領軍人才,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獲2021年IAAM Scientist Award、甘肅省專利獎一等獎、甘肅省醫學科技獎一等獎、甘肅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項。研究領域主要包括3D打印高性能材料及功能器件、仿生摩擦與潤滑和材料表界面工程等,在Adv. Mater.、Nat. Commun.、Adv. Funct. Mater.、Chem. Mater.等著名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20余件、美國專利2件。
姬忠瑩,博士,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項目副研究員,哈爾濱工程大學兼職碩導,《Materials Science in Additive Manufacturing》編委。研究方向包括高性能聚合物增材制造、仿生表界面摩擦與黏附、以及3D打印軟材料與柔性器件等。目前,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Adv. Funct. Mater.、Mater. Horiz.、Chem. Eng. J.、Compos. Part B-Eng.、Mater. Futures、Tribol. Int.等期刊發表SCI學術論文近30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甘肅省重點研發等多個省部級項目,授權發明專利10余件,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甘肅醫學科技獎一等獎、國際先進材料協會IAAM Scientist Medal等獎項。論文總被引次數1400余次,h-index為22。
團隊研究方向
(1)增材制造高性能聚合物自潤滑復合材料與功能構件;
(2)增材制造濕滑強韌軟材料(水凝膠、硅膠等)及其仿生表界面摩擦調控與生物潤滑;
(3)增材制造催化、潤滑等功能陶瓷材料與器件。
近年團隊發表文章
[1] Xin Xu, Yixian Wang, Desheng Liu*, Xingxing Yang, Yaozhong Lu, Pan Jiang*, and Xiaolong Wang*, Sophisticated Structural Ceramics Shaped from 3D Printed Hydrogel Preceramic Skeleton, Advanced Materials, 2024, 2404469.
[2] Jiayu Wu, Yuhuan Wang, Pan Jiang*, and Xiaolong Wang*, Xin Jia, Feng Zhou, Multiple hydrogen-bonding induced nonconventional red fluorescence emission in hydroge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4, 15, 3482.
[3] Yang Lyu, Rui Guo, Zhengwei Lin, Fei Zhai, Tao Wu, Pan Jiang, Zhongying Ji,* Shuanhong Ma, Xinyan Shi, and Xiaolong Wang*, Ion Clusters-Driven Strong and Acid/Alkali/Freezing-Tolerant Conductive Hydrogels for Flexible Sensors in Extreme Environment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3, 33: 2306300.
作 者:吳勝財
責任編輯:李 娜
責任校對: 金 程
審 核: 張 強
JME學院簡介
JME學院是由《機械工程學報》編輯部2018年創建,以關注、陪伴青年學者成長為宗旨,努力探索學術傳播服務新模式。首任院長是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監事會監事長、《機械工程學報》中英文兩刊主編宋天虎。
歡迎各位老師掃碼添加小助理-暖暖為好友,由小助理拉入JME學院官方群!
歡迎關注JME學院視頻號~
尋覓合作伙伴
有一種合作叫做真誠,有一種發展可以無限,有一種伙伴可以互利共贏,愿我們合作起來流連忘返,發展起來前景可觀。關于論文推薦、團隊介紹、圖書出版、學術直播、招聘信息、會議推廣等,請與我們聯系。
感謝關注我們!我們《機械工程學報》編輯部將努力為您打造一個有態度、有深度、有溫度的學術媒體!
版權聲明:
來源:AMF增材制造前沿。
特別聲明:本微信轉載文章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我們,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益。
微信投稿、轉載等:
聯系人:暖暖
電話:010-88379909
E-mail:jme@cmes.org
網 址:http://www.cjmenet.com.cn
官方微信號:jmewecha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