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不僅全國只有一條高速公路,甚至全國76%的國土正在經歷沙漠化,蒙古國為什么會變成如今這樣?
大自然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度的,它們并非取之無盡,用之不竭的寶藏,相反,自然非常需要人類的用心保護,我們的鄰國蒙古國如今的處境就顯得十分危險,而造成這一切的正是他們自己。
說到蒙古國,很多人的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出來的畫面都是成群的牛羊、放牧的牧民和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但是真實的蒙古國卻正面臨著一個嚴峻的挑戰——76%的國土正在成沙漠。
基于這種情況,沙塵暴這種惡劣天氣對于蒙古國的國民來說,簡直就是家常便飯,雖然不情愿,但是卻避免不了。
整個國家不僅沙漠化十分嚴重,國內還只有一條高速公路,在這種情況下,蒙古國的經濟落后也就顯得一點也不奇怪了。
蒙古國大面積國土出現沙漠化的首要原因就是地理條件,它是一個建立在內亞草原上的中高緯度國家。
全國遠離海洋,90%的土地易受荒漠化影響,自然環境也極其脆弱,非常容易受到人類活動的破壞。
蒙古國之所以會出現嚴重的荒漠化問題,原因有很多,除了地理因素的影響之外,不得不說的就是人為因素對于自然環境的影響了。
在其他一些國家的收入來源主要依靠工業、旅游業時,蒙古國的支柱產業依舊是畜牧業,靠山吃山,依靠草原,蒙古國的國民便形成了放牧的傳統。
國內有很高比例的牧民,每年蒙古國都會向中國、俄羅斯這些鄰國出口大量肉類,但是任何事情都應該在一個合理的限度之內進行,一旦超過了限度,便有可能會產生無法挽回的后果。
蒙古國的畜牧業已經有了很久的歷史了,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畜牧業對于自然環境的破壞也比過去更加嚴重了。
即便是對放牧沒有什么了解的人也應該非常清楚,不能讓牲畜總是可著一塊地啃,應該不停地變換放牧的地點,這樣才不至于將草地完全啃禿。
如果總是在一片草地上放牧,對于草原的破壞是非常嚴重的。
過去牧民們大都居無定所,放牧的地點也不是固定的,放牧一段時間便會轉移到另一塊更加適合放牧的草地上去。
所以草場是有充足的恢復時間的,等到重新長滿草了,再進行放牧不會給草地帶來過重的負擔。
但是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逐漸發生了轉變,很多人都選擇了定居在一處,不再像過去一樣四處游蕩,放牧的地點也變得十分受限,甚至哪些人可以在一塊牧場放牧都是規定好的。
雖然這樣減少了很多麻煩,人們的生活也更加方便高效了,但是卻沒有考慮對于環境造成的影響。
人們只能在固定的草場放牧,為了增加收入,唯一的辦法就是想方設法擴張畜群規模。
草地上重新長滿草是需要時間的,即便是草場也應該空出一定的時間讓它們漸漸恢復,但是牧民們等不了,牛羊們也等不了。
可供食用的草越來越少,但是需要喂養的牛羊數目越來越多,時間長了,肯定會出問題。
草原草場的承受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牧民一心希望賺取更多收入,卻無視過度放牧對于草原的破壞是造成蒙古國荒漠化現象越來越嚴重不可忽視的一個原因。
除了過度放牧造成的影響之外,采礦業的發展也是導致蒙古國黃沙漫天的不容忽視的原因。
蒙古國的礦產資源其實是非常豐富的,國內擁有世界已知的煤炭儲量的十分之一,但是他們并沒有掌握先進的礦產開采技術,就算擁有了這么多的資源也沒法充分利用。
另外,這里的大多礦場都采取露天的方式,對于環境會造成嚴重的污染,進而加速了蒙古國的荒漠化。
按理說國內的荒漠化情況越來越嚴重,應該想辦法解決、治理才對,但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
為了維持首都的運作,周圍的林木竟然都被差不多全砍掉了。
而且首都的城市污染也非常嚴重,空氣污染、工業廢水等都對蒙古國的環境發起了嚴峻的挑戰。
另外蒙古國對于綠化問題也缺乏足夠的重視,種種因素綜合在一起,蒙古國的空氣質量不差就怪了。
尤其是每年春夏之交這個時候,國內的揚沙、沙塵天氣都十分常見,甚至還會給我國一些城市的居民帶來類似的煩惱,影響到他們的正常生活。
甚至烏蘭巴托還曾經不止一次被媒體評為“擁有世界上最骯臟空氣的地方”,通過這件事就足以讓人感受到蒙古國的環境污染有多么嚴重。
另外還有一個十分關鍵的因素就是全球變暖,近些年來,極端天氣出現的越來越頻繁,就和這件事有關,對于蒙古國來說本身的環境污染問題就已經非常嚴重了,再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無異于雪上加霜。
越來越高的溫差無疑會使國內的荒漠化加劇,隨著時間的累積越來越多的草原將會變為沙漠,如果不想辦法改善,說不定將來整個國家都有可能被沙漠吞噬。
改善環境說起來簡單,但是執行起來卻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即便是蒙古國意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他們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生產方式的轉型,減少對于自然的索取,徹底改變現在的礦產開采方式。
很多人對于沙塵暴的了解都十分受限,以為沙塵暴不過是空氣中飛舞的灰塵沙土,讓人看不清前方的東西,視線受阻,但其實沙塵暴造成的負面影響要比這多的多。
盡早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從自己能做到的小事做起,不是為了別的什么,而是為了人類自己。
環境問題關系到每一個國家的未來,面對嚴峻的環境挑戰,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做到完全的事不關己。
近些年,蒙古國境內戈壁地帶發生的沙塵暴次數越來越多,國內的沙漠化也正在變得越來越嚴重。
對于大自然發出的信號,人們絕不應該輕易忽視,極端天氣的頻繁出現就是它們發出的一個求救信號。
每個人都應該深刻地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人與自然應該學會和諧共處,要有長遠目光,不能只顧眼前,自然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也非常需要人類的保護和善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