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工會醫院急診科成功完成了一例時間窗內急性腦梗死溶栓治療,為患者贏得了寶貴的生命時間。此次救治不僅展現了我院急診科和神經內科的專業能力,也充分體現了卒中中心建設的顯著成效。
事件回顧
4月16日晚7時,一名中年男性患者因突發右側肢體活動不靈、行走偏斜及言語欠流利等癥狀,緊急就診于我院急診科。經詳細詢問病史,得知患者癥狀起始時間為下午4點左右,從發病至就診僅耗時2小時53分,完全符合急性腦梗死救治的黃金時間窗要求。
面對緊急情況,急診科內科組王建醫師、劉丹醫師憑借專業判斷,迅速啟動了卒中綠色通道流程。第一時間安排患者完成了頭顱CT及DWI檢查,影像學結果明確顯示了左側側腦室旁急性梗死病灶。
在確診過程中,急診護理團隊同步高效完成了心電圖檢查、靜脈采血及標本送檢工作。神經內科會診醫師也及時到位參與評估,確認患者符合靜脈溶栓適應癥。經與家屬充分溝通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后,醫療團隊于20時43分開始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整個過程嚴格控制在發病后4.5小時的關鍵時間窗內。治療期間,醫護人員持續監測患者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密切觀察神經系統癥狀變化。
經過規范救治,患者的右側肢體肌力及言語功能獲得了顯著改善,后續轉入神經內科病房接受專科治療。此次成功救治,充分展示了我院在急性腦梗死救治方面的專業實力和高效協作能力,通過卒中中心的全面建設,醫院實行“三步走”戰略:一是通過優化急診預檢分診流程,實現了“患者未到、信息先到”的預警機制;二是建立了影像檢查、檢驗科室24小時應急響應制度;三是形成了多學科協作的標準化救治方案。這些措施為患者贏得了寶貴的救治時間,提高了急性腦梗死的救治成功率。
急診科焦德圣主任特別強調,對于疑似腦卒中患者,每延遲1分鐘治療就將損失190萬個神經元。市民若出現突發面部歪斜、肢體無力或言語障礙等FAST預警癥狀,必須立即撥打急救電話,為后續血管再通治療贏得寶貴時間。西安工會醫院將繼續秉承“患者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則,不斷提升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為更多患者帶來健康和希望。
聯系電話:029-87910512/511
稿件來源 | 急診科 焦 柯
內容編輯 | 外宣辦 安明燕
稿件審核 | 急診科 焦德圣
發布審核 | 外宣辦 譚曉青
《西安工會醫院·西安康復醫院宣傳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