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我,總是認為和諧的關系,才是理想的詩意。
然而,有些人一起并肩而行了很多年,最終仍然變得漸行漸遠。
我們一起走過了最美好的青春年華,也擁有最珍貴的共同回憶。但是,這僅僅只是一段關系的蜜月期。
而彼此之間最深刻的連接,往往是在沖突之后才能真正建立起來。
沖突就像一面鏡子,照見彼此隱藏最深的內在世界。只有經歷了沖突,才能看見彼此最真實的樣子,從而增進彼此的連接。
作為一個高敏感人,我是非常不喜歡與人發生沖突的。因為沖突給我帶來的不適感,會讓我產生極度的內耗。
一旦陷入這樣的狀態,自己就很容易被各種負面情緒包圍。
因此,每次遇到沖突的時候,為了避免讓自己產生內耗,我就會自動地選擇回避。
但是,我開始意識到,這種回避沖突的行為讓自己很難真正地進入一段深度的關系。
回想起自己的一些朋友,有的相處了很多年,最終也變得漸行漸遠。
其實,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我好像沒有一個真正建立了深度關系的朋友。
有極個別的朋友建立了同頻的精神交流,每年在對方生日的時候都會寄給對方一份自己手工做的生日禮物,這樣的關系在如今的時代已是難得。當然,也讓我感到很慶幸,更讓我珍惜這樣的感情。
然而,現在回想起來,我們之間卻沒有發生過任何沖突。之所以建立了友情的連接,也只是從相同的興趣和愛好開始,而彼此看見和相互理解的也僅僅只是關于對方的很少的一部分。
或者說,看到的只是彼此外在的一副面具,而非全然真實的自己。
而我的大多數朋友幾乎都是建立在我為對方提供的情緒價值之上的,包括看見對方的需要、理解對方的感受并給予對方情感支持等等。
而且,這樣的情緒價值往往只是我單向的給予,或者說,有時候是被對方索取。
但是,隨著年紀的漸長,高敏感的特質也讓我開始覺醒。我也不再愿意讓自己處在這種不平衡的關系里。
于是,我開始停止向別人單向提供情緒價值。結果就是,很多朋友開始變得漸行漸遠。
這些人從未看見我的需要,也從未讀懂我的情緒。一旦從我這里獲取不到任何情緒價值了,就開始指責我冷漠無情。其中也包括處了很多年的朋友。
這也讓我看清了人性。由此,我也開始了一個人獨處的思考。
其實,一段關系不僅僅是彼此之間簡單的情感互動,通過沖突還會照見彼此內在的殘缺。
當內心一直隱藏的殘缺通過沖突這種方式顯現出來的時候,那種超越自我的成長才可能真正地實現。
當你無法滿足我幻想中的期待,我是否還能待你如初?
當你不能如我所愿那樣,來扮演我劇本中編寫好的角色,與我共同表演理想中最美好的畫面,我是否還能持續地尊重你?
我們是否能接受彼此最真實的存在,而不是自己原本想象中的那個樣子?
當幻想和期待破碎之后,我們是否還擁有繼續的勇氣?
沖突,才是深度關系的開始。否則,關系只能浮于表面,或陷入偽裝。
關系中的沖突會讓你看見,原來一個人的愛始終藏著條件和期待,原來未被療愈的創傷一直隱藏在內心深處。
它更是讓你看見了一個你始終不敢面對的最真實的自己。
如果說,獨處是認清自我的開始,那么沖突,就是自我蛻變的契機。
原來,一個人最大的勇氣,并不僅僅是看見一個孤單的自己,而是愿意直面沖突去成為更圓滿的自己。
The end
我是懿非宇,一個歸隱田園的自由寫作者。北漂十年的文案策劃人。專注自我成長,陪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