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xù)介紹霍亨索倫家族與普魯士的故事。
普魯士的擴張
升級為王的霍亨索倫家族還面對著另一個窘境,雖然勃蘭登堡-普魯士邦聯(lián)軍力在腓特烈一世不惜血本的投入下,一路飆升到了歐洲老四(8萬),可是它的人口在歐陸國家里只排名第13位(220萬)。
因此勃蘭登堡-普魯士邦聯(lián)迫切需要增加人口,可要想快速大量增加人口的捷徑唯有對外擴張一途。于是在腓特烈一世兒子腓特烈二世(1740年—1786年在位,也就是腓特烈大帝)上位后,便背信棄義向正在低谷的奧地利開戰(zhàn)了!
這場史稱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1740—1748年)的大戲,使得霍亨索倫家族從奧地利手上割去了歐洲的紡織中心西里西亞,這不但讓霍亨索倫家族的錢袋子一下鼓了起來(約為1739年時勃蘭登堡-普魯士邦聯(lián)總稅收的七成),還增加了3.5萬平方公里土地(之前為11.9萬)與近100萬人口!
可是這一戰(zhàn)也徹底打醒了奧地利,在奧地利國母特蕾西婭的帶領下,奧地利內(nèi)部空前團結(jié),奧地利國力開始極速恢復。雖然其后的七年戰(zhàn)爭(1756年-1763),普奧兩國打了一個寂寞,誰也沒能再多一寸土地,可是普魯士當時向南擴張的路已經(jīng)被徹底堵死了。
七年戰(zhàn)爭后霍亨索倫大小姐動輒得咎,只要做出吞下神羅姐妹地盤的舉動,奧地利大姐就會讓她老公神羅皇帝出來宣布霍亨索倫大小姐的罪狀,然后號召神羅家的眾姐妹們一起群毆霍亨索倫大小姐。
北邊是波羅的海,那沒有土地和人口,這會的霍亨索倫大小姐也沒錢沒精力去造艦;向東擴張那可有一頭法蘭西雄雞在呢,這會的霍亨索倫大小姐遠不是法蘭西的個。于是能讓霍亨索倫大小姐擴張的方向,就剩下西方的原婆婆波蘭-立陶宛王國了。
波蘭-立陶宛王國是歷史上娛樂至死,不對,是民主至死的國家典范。由于掌握權(quán)力的議會天天吵吵不干正事,波蘭的軍隊既領不到錢發(fā)餉又拿不出款購置裝備,就這么被時間給廢掉了。
于是曾經(jīng)的歐洲第一大國波蘭-立陶宛王國,在1772年-1795年間,就這么輕易地被普、俄、奧三國三次瓜分亡國了。波蘭人聽著國歌《波蘭沒有滅亡》時,每每想起這段歷史都會熱淚盈眶。
霍亨索倫大小姐之所以能三次發(fā)起瓜分波蘭,正是因為她名下有塊曾屬于波蘭王國的名為普魯士的地,這讓她有了發(fā)起瓜分的底氣和所謂的依據(jù)。
參與了瓜分波蘭的普魯士,終于將自己東部分散的領地揉成了一堆,同時土地(總面積達到29.5萬平方公里)、人口自然也是大增(約550萬人),為以后建立德意志帝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所以普魯士雖然在德國名下的時期只是一塊農(nóng)業(yè)用地,但它真的是德國的龍興之地。霍亨索倫家族之所以能成為與奧地利平起平坐的神羅帝國諸侯,正是靠它賦予的王的頭銜,使得霍亨索倫家族在神羅帝國內(nèi)部擁有了超然的地位;而普魯士屬于波蘭的關系,也讓霍亨索倫家族找到了擴展領土最好的突破口。
普魯士徹底獨立
不過神羅小弟的身份就像是一個緊箍咒一樣套在霍亨索倫家族頭上,讓它對外吞并神羅諸侯國的企圖一再受挫。可誰也沒想到,居然會天降偉人幫霍亨索倫家族解了套。
腓特烈一世的玄孫腓特烈·威廉三世時的1805年12月2日,在當天發(fā)生的奧斯特里茨戰(zhàn)役里(三皇會戰(zhàn)),一代歐洲戰(zhàn)神拿破侖大破俄奧聯(lián)軍。戰(zhàn)后為了避免奧地利再次坐大,拿破侖于1805年12月26日迫使奧地利簽訂了《普萊斯堡和約》,神圣羅馬帝國就此不復存在。
終于普魯士王國可以合理合法地代替勃蘭登堡-普魯士聯(lián)邦,成為了整個國家的名字了。
今天的德國能存在,無疑拿破侖是有大功勞的,只是法國要舉白旗了,還是兩次。
覺得碼字的文章還行,走過路過看過請贊個粉個轉(zhuǎn)個。
謝謝大家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