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一聲,隨著煙塵逐漸散去,在科學城隧道項目現場,掌子面爆破開挖工作近日宣告結束。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開展落石排危等工作,向9月底隧道雙向貫通目標發起沖刺。
就在上周末,黃桷沱長江大橋先導索在交通艇牽引下成功跨越長江,大橋南、北兩岸主塔順利“牽手”,標志著世界最大跨徑路軌兩用懸索橋建設進入上部結構施工的關鍵階段。
黃桷沱長江大橋效果圖
“便捷的交通不僅是推動完善城市功能、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也是建設宜居環境的抓手。”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一年來,重慶加快實施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攻堅行動和提升軌道交通分擔率攻堅行動,推動城市立體交通體系建設提速,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及重慶加快打造開放之城、宜居之城、便捷之城注入更多新活力、新動能。
重點“路橋隧”建設“快馬加鞭”
近日,李家沱復線橋南引道工程內環華陶立交B匝道鋼箱梁架設全部完成,為實現今年項目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李家沱復線橋南引道工程起于李家沱復線橋南橋頭,止于內環華陶立交,全長約2.43公里。該工程不僅是我市規劃的快速路“四縱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心城區中部槽谷縱向聯系的快速通道,建成后將進一步加強巴南區與九龍坡區的快速聯系,促進南部片區與中部、北部片區融合發展。
在茶園片區,茶惠大道一標段玉馬路主線高架橋主體結構全部完成,橋梁附屬工程進入收尾階段;二標段涉及配套重慶東站開放交通的道路工程路基全線開展施工,計劃6月底與重慶東站同步開通投用。
茶惠大道是重慶東站的橫向骨架道路之一。其中,茶惠大道一標段起于茶園立交,止于東站立交,全長4.23公里;二標段起于東站立交,止于惠民北立交,全長4.86公里。整個項目建成后,將加強重慶智慧總部新城片區和茶園新區的聯系,為重慶智慧總部新城片區的城市開發提供有利條件,對構建中心城區對外交通體系、促進片區發展意義重大。
李家沱復線橋南引道、茶惠大道項目施工,是中心城區城市道路項目建設“快馬加鞭”的真實寫照。今年以來,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加快推進科學城隧道、寶山大橋、茶惠大道等21個市級重點項目建設。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攻堅行動開工項目數量已超計劃目標2項,超額完成投資目標任務。
讓“上班路”更快捷,讓“回家路”更舒心,今年我市還計劃加密次支路網200余項、實施未貫通路75條,有效緩解中心城區骨架路網交通壓力,為市民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軌道交通項目施工“火力全開”
作為城市發展的“先手棋”、惠及民生的“連心橋”,軌道交通項目建設同樣“火力全開”。
截至本月初,軌道交通27號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78%。
4月17日,隨著黃沙溪站、小什字站接連完成車站主體土方開挖任務,軌道交通18號線北延工程全線車站主體土方開挖全面完成,向全線開通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在18號線北延工程小什字站完成車站主體開挖的第二天,軌道交通15號線首列車順利運抵重慶。此外,該線路首座主變電所送電成功,標志著重慶首條全自動運行城軌快線即將進入綜合聯調階段……
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重慶積極抓重點、攻難點、破堵點,持續提升軌道建設投用強度;同時,優品質、強服務、聚人氣,全力提升軌道交通服務質效。
去年,市郊鐵路璧銅線正式開通運營,重慶軌道交通運營規模達到14條、575公里,位居全國第7;軌道客運分擔率提升至54%,日最高客運量首次突破600萬人次、達614.8萬人次,均創歷史新高。
璧銅線
不僅如此,這一年來,2號線8列編組增車、3號線編組“6改8”相繼完成改造,4號線開設“背簍車廂”,為城市軌道交通注入更多“民生溫度”。
今年,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將以城建“六大攻堅”行動為統領,圍繞軌道交通項目建設和軌道站場品質提升兩大重點任務,全速推進225公里續建線路建設,確保6號線重慶東站段上半年建成投用,4號線西延伸段年內建成投用。
一季度,中心城區開通了富華路站3號出入口等11個運營軌道車站出入口,惠及周邊近20萬群眾。今年,我市將力爭開通20個運營軌道車站出入口,預計可增加軌道客流6萬人次/日,便捷車站周邊30個以上小區居民出行。
打造慢行系統讓市民出行更綠色
讓市民出行更綠色、更便捷,重慶還加快推進山城步道、人行過街設施等城市慢行系統的建設、改造和升級,讓更多群眾樂享高品質的城市慢空間、慢生活。
最近,位于九龍坡區的九龍半島濱江段步道成為市民Citywalk的“新寵”。“這條步道太美了,感覺每一步都像踩在畫里!”家住附近的李女士表示。
重慶持續推進集“街巷步道、濱江步道、山林步道”為一體的山城步道網絡建設工作,擦亮“山城步道特色品牌”,精心打造了一條條集城市景觀、自然風光和人文歷史為一體的山水城市“立體畫卷”,讓“休閑的路”更加賞心悅目。
截至2024年底,重慶中心城區累計建成山城步道107條、797公里。今年,中心城區計劃建設山城步道項目共24條、99.1公里。兩江國際商務中心景觀綠廊步道,南坪商圈步道提升工程,一品河、黃溪河“清水綠岸”步道工程等一批項目將力爭年內投用。
比如,兩江國際商務中心景觀綠廊步道項目建成后,市民可從中央公園步行直接進入綠廊,經過中央公園商圈各商場,進入黃山體育公園;項目建成也將有助于完善片區綠地生態格局,提升區域城市品質形象。
同時,重慶大力推動人行天橋和地下通道建設。2024年,中心城區完工人行天橋和地下通道14座,累計建成人行立體過街設施926座。
比如,位于江北區可樂小鎮B區路口的盤溪路可樂小鎮人行天橋,建成后有效解決可樂小鎮A、B區人行過街問題,保障了行人過街安全,同時也提供休閑、社交場所,為行人提供了多種活動的選擇。又如,九龍坡區謝家灣學校天橋投用后,服務華潤二十四城約2萬戶住戶以及南側的重慶謝家灣學校5000余名師生,對緩解萬象大道交通擁堵、改善周邊居民出行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中心城區計劃新建和續建33座人行天橋和地下通道,力爭完工17座。兩江新區金開大道翠云人行天橋、重慶高新區西永大道拓寬改造—西永天街人行地通道等一批項目有望在年內投用,沿線交通效率將得到提升,市民出行安全更有保障。”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上游新聞記者 黎靜 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