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獅美高梅重金打造
美高梅劇院隆重獻映
7年之約
273天準備
10種舞臺配置
19.1制式
L-ISA超真實動態沉浸聲系統
900㎡全球最大室內4K LED屏
2000個人體工學座椅
硬件背后
多達582位好萊塢幕后制作人員
2838小時內容打磨
音響團隊由中國著名音響師金少剛先生領銜,負責《2049》演出的現場擴聲系統設計與音響合成工作。
為深入了解張藝謀導演在MGM的首個駐場巨作《2049》的音響設計理念與實施細節,我們特意對MGM美高梅劇場音響團隊進行了簡要的采訪。此次采訪旨在探討他們在音響誕生和創作過程中的獨特見解與技術創新,以及如何通過精湛的音響藝術提升演出的整體觀賞體驗。
「Soundvision-3D聲場模擬軟件」
由于2049這部巨作是一個駐場類的演出,在合成完成后,需要交由MGM美高梅劇院技術團隊進行運營維護。在音頻系統的的應用方面應該做到盡量的簡潔易用,針對駐場演出的交接問題,我們也特地采訪了MGM美高梅劇場的音頻技術負責人Bruno。
(Entertainment Technical-Multimedia Manager-Bruno Oliveira)
Q&A:Bruno Oliveira
Q1:您能給我們介紹一下MGM美高梅劇場的歷史,以及這次改造的情況嗎?
A1:MGM美高梅劇場是一個雄心勃勃的項目,旨在通過先進技術為觀眾提供沉浸式體驗,依賴于精心設計的系統和內容。劇院靈活的布局允許快速調整,座椅可在幾分鐘內翻轉至舞臺下方,適應各種演出形式。2018年接觸L-ISA后,我開始考慮將其整合進劇院,推動創新。
快進到2024年,在經歷了多年的音樂會和活動后,我們得知了一場常駐演出的創作。第一天,當我們接待到演出音響總監金少剛先生時,不僅對合作充滿期待,他也有意將L-ISA系統融入演出中,所以雙方的信任成為了我們能夠推動該系統落地的重要因素,我們按照計劃進行設置,因為劇院必須考慮多類型演出的需求,正常的運營也需要得到保證。
盡管時間緊迫,團隊展現了卓越的能力,Andre Santos、David Fan、Joe Yeung和Cedric Ng等人積極參與設計和建設。華匯音響顧問有限公司作為設備的提供和技術提供方,從一開始就提供設計和設備支持,展現出強大的合作能力。香港華匯從一開始就參與其中,不僅提供了設計支持,還協助設備訂購、維護和運維。他們與品牌的緊密合作以及始保持高度責任心的態度,使他們成為我們最強大的合作伙伴。隨后,上海演出制作團隊加入,則展現出令人贊嘆的謙遜和他們對該系統的豐富知識儲備,并提供了改善其性能所需的支持。L-ISA系統的引入將極大提升劇院的音響效果,造福未來的多場演出。
Q2: 這是否是您第一次接觸沉浸聲系統,您對于目前這個系統所達到的效果是一個什么樣的評價?
A2:我一直是多聲道領域的探索者。我出生于劇院背景下,所以通常對“位置”很感興趣,或者說利用空間再現特定環境。我曾經與電子音樂創作者合作過,主要為舞蹈作品創作,這在技術和聲音方面都是一個無限探索的領域。
近年來,不同的沉浸聲軟件和解決方案的爭相出現是個好兆頭,因為競爭,我們有了更多選擇,這對于發展來說至關重要。在沉浸聲聲設計中,我也嘗試過很多方法,會在主擴系統擴聲外加入其他揚聲器點位以實現空間深度。而L-ISA則是我期待已久的工具,它將開啟我希望實現的——沉浸聲設計的標準化。
而對于劇院目前的系統,我非常滿意,在將演出內容混合到這一新系統設計中時,大家都表現得非常出色。我也對結果感到極為震撼,甚至得到了在聲音設計方面也有著極高水平的大師的贊譽。我不會說沒有改進的空間,因為我相信確實存在,但我們目前所擁有的確實已令人矚目,并直接成就了這場演出的巨大成功。
「L-ISA沉浸式擴聲系統控制界面」
Q3:我們知道您有使用L-Acoustics系統的經歷,那么這次使用L-ISA系統,整個系統的移交過程是否順利。
A3:交接非常順利,我們與《2049》制作團隊的關系非常良好,他們通過簡化流程,努力確保我們團隊的順利過渡。與此同時,我們在學習了L-Acoustics系統編程的界面后,發現它非常人性化且易于理解。我認為L-Acoustics在這個L-ISA系統平臺上做得非常出色,正如它應該的那樣,這也是我們學習的一個重要過程。
(從左至右為L-ISA沉浸聲藝術總監-李峰、L-ISA高級系統工程師-于濤、Multimedia Manager-Bruno Oliveira)
我們了解到,在本次MGM美高梅劇院的改造對于音響部分,實際上屬于系統的升級。由于MGM在十幾年前為了現場演出采購了大量的L-Acoustics的揚聲器和功放系統,包括Kara,Kara i,Arcs以及12XT等。在本次劇院的改造當中,充分利用了原有揚聲器系統,使用了多達70顆原有的Kara及Kara i揚聲器作為前方系統,搭配了8顆SB28低頻揚聲器。一樓挑臺前安裝的后環繞系統采用了原有的8顆12XT,補聲系統采用了Arcs2系統。位于側墻的環繞系統使用了新采購的Syva線性音柱揚聲器,二層觀眾席使用的是X8T作為后環繞,一層挑臺下方則使用了5XT作為后環繞系統。
為了給觀眾提供更加震撼的低頻體驗,在舞臺下方還隱蔽安裝了4顆SB28,以及觀眾席下方的8顆SB18增強低頻體驗。返送使用的是X15 HiQ,前區補聲使用了10顆5XT,搭配128通道的L-ISA Processor II,讓整套音響系統協同運作得更加出色。
憑借著強大的處理能力和穩定的表現,整個2049的現場調音僅使用了一臺DiGiCo Quantum 7作為擴聲調音臺。DiGiCo Quantum 5則為近百位藝術家提供了監聽調音。
本文轉自華匯音響
部分圖片來源于“澳門2049”官方媒體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