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23日)上午,在( 點擊查看詳情)上,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通報了2024年上海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新質生產力發展典型案例,主要聚焦在保護科技創新成果,護航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案件,現將本次十個典型案件予以分享。
案例目錄
/案例1/
數值限定技術特征發明專利
侵權糾紛案
上海東某壓力容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與浙江嘉某動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嘉某動能設備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案【上海知識產權法院民事判決,合議庭:何淵、陸鳳玉、石明清;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決,合議庭:劉曉梅、焦新慧、張振】
案情摘要
原告享有201510603609.2號“一種ACP1000核電蒸汽發生器干燥器用波紋板組件”發明專利權。兩被告在“寧德核電站6號機組”等項目中制造、銷售被訴產品的前擋水板、L形擋水板、支撐板、定距架等數值在權利要求1限定的數值范圍之外。原告以兩被告的行為侵犯其上述專利權為由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兩被告停止侵權、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650萬元。
裁判結果
一審法院認為,原告享有涉案專利的發明專利權。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為數值范圍限定的技術特征,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的部分數值在權利要求1的限定之外。數值范圍特征反映專利權人對其發明方案的技術效果臨界點的認識,如果輕易適用等同原則擴大其范圍,將使原本清晰的權利邊界模糊化,會使專利權人不合理地壟斷已被排除的數值特征。且根據原告專利審查中的意見陳述可知,涉案專利權利要求記載的數值范圍是原告經過實際生產試驗的創造性勞動成果,該數值范圍以外的數值特征是原告或未進行研發或被其排除在外的,原告已明確未納入保護范圍。因此原告主張上述數值區別構成等同的比對意見一審法院不予采信。一審判決:駁回原告全部訴訟請求。一審判決后,原告提起上訴。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 ?
典型意義
如何在數值限定技術特征中正確適用等同原則,直接關乎社會公眾對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合理期待以及與專利權人之間的利益界分。在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中以數值或者連續變化的數值范圍限定的技術特征,應嚴格限制等同原則的適用。數值范圍限定的技術特征反映專利權人對發明方案技術效果臨界點的認識,其權利邊界是清晰的,尤其當數值范圍以外的數值特征是原告或未進行研發或被其排除在外時,如輕易適用等同原則擴大其保護范圍,將使原本清晰的權利邊界模糊化,使專利權人不合理地壟斷已被其排除的數值特征。本案裁判明確了在數值范圍限定的技術特征中適用等同原則的邊界,結合權利人在專利審查階段的意見陳述,通過禁反言原則論證等同原則的適用空間。
/案例2/
涉使用環境特征發明專利
侵權糾紛案
佳某株式會社與上海勤某實業有限公司、中山華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案【上海知識產權法院民事判決,合議庭:陸鳳玉、杜靈燕、徐愛華;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裁定,合議庭:余曉漢、歐宏偉、曹慧敏】
案情摘要
原告佳某株式會社是涉案專利的專利權人,原告認為,被告上海勤某實業有限公司、中山華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生產、銷售、許諾銷售的相關型號硒鼓落入了涉案發明專利權的保護范圍,遂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兩被告停止侵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230萬元。
裁判結果
一審法院認為,經比對,被訴侵權產品與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26、28記載的技術特征相同,且能夠適用于權利要求中使用環境特征所限定的使用環境,故落入涉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兩被告未經許可,制造、銷售、許諾銷售被訴侵權產品的行為侵犯了原告享有的涉案專利權。一審判決:兩被告停止侵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60萬元。一審判決后,兩被告提起上訴,后又撤回上訴。二審裁定:準許兩被告撤回上訴。
?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 ?
典型意義
使用環境特征是特殊形式的權利要求,應謹慎認定,并適用特殊的侵權判定規則。相關司法解釋及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雖給出了使用環境特征的概念和侵權判定原則,但較為寬泛。本案裁判對此提出了具體的認定規則,即從歸納技術特征切入,經由發明名稱、權利要求書、說明書等多層面進行遞進式分析,認定相關技術特征系使用環境特征,厘清了其與一般技術特征之間的邊界,對該類案件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司法裁判思路。
/案例3/
涉軟件“惡意不兼容”
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上海某移動科技有限公司與重慶重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民事判決,合議庭:楊捷、徐弘韜、吳一芳;上海知識產權法院民事判決,合議庭:席建林、錢光文、易嘉】
案情摘要
原告上海某移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某公司)系2345系列軟件的經營者。被告重慶重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某公司)系“Adobe Flash Player”軟件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占被許可人。上海某公司發現,當2345系列軟件調用“Adobe Flash Player”軟件用于播放互聯網上的相關媒體文件時,無法進行無干擾的常規播放,并且播放框中收到載有“該軟件未經授權運行Adobe Flash Player軟件”文字內容的彈窗提示,并推薦使用其他“官方正版瀏覽器”等內容。上海某公司認為,重某公司的行為構成惡意不兼容和商業詆毀的不正當競爭,故訴至法院,請求判令重某公司停止侵權、消除影響并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1500萬元。
裁判結果
一審法院認為,重某公司構成惡意不兼容和商業詆毀。一審判決:重某公司停止侵權并賠償上海某公司300余萬元。一審判決后,重某公司提起上訴。
二審法院認為,從被訴行為的正當性來看,上海某公司曾有在先侵害重某公司著作權的行為,重某公司在后實施不兼容行為具有一定客觀原因。從損害的程度上來看,涉案軟件的相同功能已可完全被HTML5技術替代,難以認定不兼容行為給涉案軟件造成了嚴重損害。從消費者合法權益和市場競爭秩序角度來看,消費者無需付出額外的移轉成本就能實現其所需的產品或服務的替換,不會出現消費者喪失選擇機會的情況。重某公司雖實施了不兼容行為,但不構成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二條第二款第三項所規制的惡意不兼容。一審法院認定重某公司構成商業詆毀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二審判決:重某公司停止商業詆毀行為,賠償上海某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40萬元。
?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 ?
典型意義
本案為涉網絡“惡意不兼容”的案件。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二條對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作出專門規定。本案裁判對網絡不正當競爭中的“惡意不兼容”條款的理解和適用進行了詳盡的分析說理,在認定被訴行為是否構成惡意不兼容時,綜合衡量了競爭者利益、消費者利益、產業利益,在尊重經營者經營自主權的基礎上,又兼顧了網絡環境下的技術創新和經濟發展的特點。本案裁判體現了人民法院合理保障市場競爭主體權益、維護正常市場競爭秩序的司法態度,對此類案件的審理具有較強的參考價值。
/案例4/
“消極使用”醫療器械技術信息
侵害技術秘密糾紛案
杭州啟某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御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心某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吳某廣侵害技術秘密糾紛案【上海知識產權法院民事判決,合議庭:范靜波、邵勛、葉菊芬】
案情摘要
被告吳某廣經被告上海御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御某公司)安排負責某醫療器械項目立項調研時,將在前單位原告杭州啟某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啟某公司)工作時私自存儲并負有保密義務的醫療器械技術信息提供給項目組成員參考。后御某公司申請了2件同領域專利。御某公司的關聯公司被告上海心某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心某公司)此前也曾申請2件同領域專利。經比對,以上專利與涉案信息的技術路線及具體結構、功能、效果均存在明顯區別。啟某公司認為,御某公司、心某公司誘導吳某廣竊取涉案技術秘密用于產品研發、生產,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發后申請專利,屬共同侵害技術秘密,遂訴至法院,請求判令三被告停止侵權,返還或銷毀技術秘密及載體,共同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8600余萬元。
裁判結果
一審法院認為,啟某公司主張的涉案技術信息構成技術秘密。吳某廣違反保密義務及啟某公司保密制度,擅自將涉案技術信息存儲于個人設備,并提供給御某公司在相同產品的立項調研時參考,屬于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使用商業秘密的本質在于利用商業秘密的商業價值并據此取得競爭優勢。御某公司在其立項調研中參考了涉案技術秘密,即便最終研發成果與涉案技術秘密不構成實質相同,但此種參考能為研發人員帶來研發思路的提示,從而減少調研時間和成本并據此獲得競爭優勢,仍屬于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使用技術秘密的行為,構成侵犯商業秘密。被訴4件專利的相關技術與涉案技術秘密雖然領域相同,但技術路線、結構、功能、效果均不同,難以認定是對涉案技術秘密進行修改、改進后形成,也無證據證明相關被告使用涉案技術秘密進行了產品生產,故對啟某公司的其余主張不予支持。一審判決:吳某廣、御某公司刪除存儲的涉案技術文件,共同賠償啟某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60萬元。一審判決后,原、被告均未提起上訴,一審判決生效。
?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 ?
典型意義
保護技術秘密是激發新質生產力核心要素的重要舉措。面對技術秘密侵權隱蔽性增強和認定難度加大的挑戰,如何通過法治手段有效保護技術秘密,服務保障新質生產力發展,已成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關鍵命題。本案裁判通過準確理解和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商業秘密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九條的規定,認定對商業秘密的消極使用亦構成侵權,并確定與該使用方式相適應的法律責任,細化了技術秘密保護的范圍和邊界。本案裁判彰顯了司法守護新質生產力核心要素、護航生物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決心。
/案例5/
“劇透”游戲未公開角色
侵害商業秘密糾紛案
上海米某游影鐵科技有限公司與陳某侵害商業秘密糾紛案【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民事裁定、判決,合議庭:宮曉艷、陶冶、劉暢】
案情摘要
上海米某游影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米某游公司)系《崩壞:星穹鐵道》游戲的運營方,并獲得游戲著作權人的許可取得使用和維權權利。該游戲自上線以來在全球游戲市場引起熱烈反響。米某游公司在運營中,每隔一段時間進行版本更新,新增角色、場景、劇情、活動等內容,以保持游戲關注度和產品活力。這些內容會提前進行內測。為此,米某游公司及其關聯公司招募了包括陳某在內的多名玩家參加內測并簽訂了保密協議。陳某參與內測期間,未經允許對涉案游戲的7個游戲角色實機形象(即可供玩家操控的游戲角色形象)、技能效果、技能數據等測試內容和畫面進行偷拍、偷錄,并多次向第三人披露。米某游公司發現后,以相關信息屬于商業秘密,如進一步披露將給其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訴前行為保全申請,并在法定期間內提起訴訟,請求判令陳某停止侵權、消除影響并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50萬元。
裁判結果
一審法院對訴前行為保全申請進行審查,認為米某游公司的請求具有事實基礎和法律依據,如不采取相應保全措施可能會對米某游公司的合法權益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且采取行為保全措施不會導致當事人之間利益顯著失衡。故在收到申請后48小時內依法作出裁定,責令陳某不得披露、使用、允許他人使用其在參與游戲測試過程中擅自攝錄的游戲內容。
一審法院認為,涉案游戲7個游戲角色中包括角色實機形象、角色施放技能效果等要素組合而成的連續動態游戲畫面以及技能數據等內容符合反不正當競爭法所規定的經營信息特征和商業秘密構成要件,屬于該法所保護的商業秘密。陳某違反保密義務,實施了偷拍、傳播這些商業秘密的行為,理應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商業秘密保護的實質是商業秘密給經營者帶來的競爭優勢,即便游戲角色已經因為版本更新而公開,但陳某仍不得披露其所可能掌握的測試游戲畫面。一審判決:陳某停止侵權,消除影響,賠償米某游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50萬元。一審判決后,原、被告均未提起上訴,一審判決生效。
?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 ?
典型意義
本案涉及游戲未公開的角色設計等信息構成商業秘密的認定標準和裁判規則,對促進游戲產業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訴前行為保全裁定結合網絡游戲行業特點,對申請人及時提供法律救濟。判決針對游戲角色泄密情形,不僅保護游戲角色內容本身,還保護通過游戲版本更新提升關注度的經營模式,以及由該經營模式所帶來的競爭優勢,從而對提前“劇透”的行為給予有力規制。
/案例6/
“AI換臉”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
陳某與上海易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民事判決,合議庭:顧全、鄭磊、葉莎】
案情摘要
原告陳某在某音平臺實名認證賬號上發布13段其拍攝的女子身著古裝展示的短視頻,每段時長10秒左右。被告上海易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某公司)開發某音小程序“某顏”,使用AI視頻合成算法為用戶提供換臉技術。“某顏”上展示的13段短視頻與陳某發布的13段短視頻,僅在人物面部五官特征上存在差別,視頻場景、鏡頭、人物造型、動作則基本一致?!澳愁仭庇脩艨赏ㄟ^觀看廣告或購買會員,將小程序上展示的視頻中的人臉換成用戶自己的人臉并進行保存。陳某認為易某公司的行為侵害其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遂訴至法院,請求判令易某公司停止侵權,賠禮道歉,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5萬元。
裁判結果
一審法院認為,陳某拍攝的原始視頻在內容編排、景別選取、拍攝角度等方面體現了獨創性的選擇安排,屬于受著作權法保護的視聽作品。“某顏”小程序展示的涉案視頻,系通過AI算法將原始視頻進行局部替換合成,二者構成實質性相似。易某公司以“AI換臉”為賣點,提供平臺、素材和技術,使用戶能夠在任意選定的時間和地點以“換臉”方式使用原始視頻,謀取商業利益,侵害了陳某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該行為既非獨創性改編,亦不構成合理使用,也不適用技術中立抗辯。易某公司于訴訟中積極配合刪除視頻、履行算法備案手續等整改行為,并接受關于運用算法技術提供網絡服務的司法建議,作出規范經營承諾。陳某表示諒解并撤回停止侵權、賠禮道歉的訴請。一審判決:易某公司賠償陳某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7500元。一審判決后,原、被告均未提起上訴,一審判決生效。
?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 ?
典型意義
本案系生成合成類算法應用場景下的著作權侵權糾紛,涉及使用AI技術對他人作品進行局部合成行為的性質認定。本案裁判明確“AI換臉”不構成對原作品的獨創性改編與合理使用;使用AI技術提供網絡服務者負有合理注意義務,不得利用算法技術侵害他人著作權。本案明晰了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合法邊界,平衡兼顧了技術創新和權利保護之間的沖突。同時,人民法院聚焦新興技術創新應用和算法治理需求,向企業提出規范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司法建議,促使企業加強對素材來源及生成內容的合法性審查和算法安全評估,強化知識產權和人格權益保護,引導企業規范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案例7/
拓客軟件侵害平臺數據權益
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北京抖某科技有限公司與南寧獵某科技有限公司等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法院民事判決,合議庭:唐震、楊名、沈曦辰;上海知識產權法院民事判決,合議庭:胡宓、李濤、徐婷姿】
案情摘要
原告北京抖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抖某公司)是知名“某音”App的運營方。被告南寧獵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獵某公司)開發并運營名為“微某客”的軟件,用戶開通付費年卡會員后,可對該軟件進行升級并激活“微工具”功能,其中“微工具”功能版塊有三十余項針對某音平臺的不同腳本工具。用戶通過使用上述不同腳本功能,可設置任務目標,在某音平臺實現批量關注加好友、批量評論、自動私信、批量點贊等功能,從而幫助用戶拓展客戶資源。抖某公司認為獵某公司的上述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遂訴至法院,請求判令獵某公司停止侵權,消除影響,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200萬元。
裁判結果
一審法院認為,獵某公司“微某客”軟件中的“微工具”包含針對“某音”App自動控制的軟件功能,該項功能突破了某音平臺既有規則設置,增加了諸多自動化、批量化操作關注好友、評論、私信、點贊等技術功能,破壞了某音平臺數據信息的真實性,會產生減損某音平臺用戶信任度和依賴性的后果,實質上通過技術手段破壞了某音平臺服務的正常運行,侵害了抖某公司對其平臺數據資源享有的合法權益,構成不正當競爭。一審判決:獵某公司停止侵權,刊登聲明消除影響,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30萬元。一審判決后,獵某公司提起上訴。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 ?
典型意義
網絡產品和服務通過技術賦能、流量整合和模式創新,成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是當下數字經濟的核心。網絡產品和服務所涉及的數據權益、數據運行規則構成相關經營者的核心競爭力,不同經營者通過創設不同的數據運行規則,吸引愿意遵循該規則的用戶,形成特定的平臺生態環境。本案裁判明確網絡產品和服務經營者對平臺數據運行規則享有競爭性利益,精準界定平臺數據抓取、使用行為的正當性評價因素,即抓取、使用行為是否破壞平臺數據的運行規則及該種行為是否侵害反不正當競爭法所保護的法益,確立網絡產品和服務經營者的行為準則,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司法范例,有效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案例8/
流量劫持網絡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上海某華門診部有限公司與上海某箴健康咨詢有限公司等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民事判決,合議庭:吳大成、王萌、林抒蔚】
案情摘要
原告上海某華門診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華門診部)在涉案疫苗平臺提供HPV疫苗接種服務。被告上海某箴健康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箴公司)在涉案疫苗平臺提供HPV疫苗代預定服務。被告某里健康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里公司)為涉案疫苗平臺提供技術服務,被告杭州某淘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淘公司)為涉案疫苗平臺提供網絡域名。原告發現,被告某箴公司擅自在涉案疫苗平臺原告店鋪自營鏈接項下添加低于原告售價的HPV疫苗接種代預定服務鏈接。原告認為,某箴公司上述行為以低價形式截取本歸屬于原告的用戶流量,損害原告競爭利益和HPV疫苗市場競爭秩序,構成不正當競爭;某里公司、某淘公司屬于幫助侵權,未盡平臺經營者合理注意義務,遂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某箴公司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三被告共同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320萬余元。
裁判結果
一審法院認為,原告某華門診部與被告某箴公司的服務形式雖然不同,但經營范圍和用戶群體存在重疊,構成競爭關系。某箴公司擅自以插入低價鏈接的技術手段,在原告控制的經營范圍內強行加入自己的服務內容,相應目標跳轉雖由用戶觸發,但被訴行為實質以低價形式干擾了用戶選擇,導致部分本欲預約原告服務的用戶無法正常預約,產生了減損原告流量利益及商業信譽,增加消費者預約風險及擾亂HPV疫苗市場競爭秩序的損害后果,屬于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二條第二款第一項規定的流量劫持不正當競爭行為,應予以規制。在案證據不能證明某里公司就被訴行為發生與某箴公司具有共同意思聯絡,且其作為平臺運營方已完成事前審查及知悉侵權后及時刪除義務,故對原告主張其構成共同不正當競爭不予支持。在案證據亦不足以證明某淘公司實際提供了平臺經營者的相關服務內容,故對原告主張其構成共同不正當競爭的請求亦不予支持。一審判決:被告某箴公司刊登聲明消除影響,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15萬元。一審判決后,原、被告均未提起上訴,一審判決生效。
?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 ?
典型意義
本案是一起互聯網環境下,擅自在他人控制的網絡產品或服務范圍內插入低價鏈接引發的不正當競爭糾紛案。本案裁判在充分分析設鏈行為手段、行為表現形式的基礎上,認為被訴行為屬于僅插入鏈接、目標跳轉由用戶觸發的情形,并進一步綜合考量該設鏈行為的理由、對網絡經營者、消費者及市場競爭秩序產生的損害程度等,認定被訴行為屬于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二條第二款第一項規定的流量劫持型不正當競爭行為。本案判決為互聯網新業態正當競爭劃定清晰的行為邊界,厘清了流量劫持不正當競爭糾紛的類案裁判思路。同時在充分審查平臺經營主體主觀狀態、服務內容及履行合理義務的基礎上依法對平臺經營者行為作出認定,合理界定了平臺經營者的義務界限。本案判決維護了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和HPV疫苗市場的正常秩序,為網絡環境中各類市場主體依法有序經營提供了裁判指引。
/案例9/
涉數據處理商標侵權
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上海寬某數碼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幻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與上海曉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民事判決,合議庭:顧全、鄭磊、葉莎】
案情摘要
原告上海寬某數碼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寬某公司)系某彈幕網站(以下簡稱某站)運營方,原告上?;媚承畔⒖萍加邢薰荆ㄒ韵潞喎Q幻某公司)系“bilibili”商標的權利人,授權寬某公司使用其商標注冊某站域名。某火UP主商業合作平臺(以下簡稱某火平臺)是服務于某站用戶和品牌主/代理商的商業合作平臺,相關權利由寬某公司行使。被告上海曉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曉某公司)以代理商身份與某火平臺簽訂協議,入駐某火平臺并取得數據查閱權限,雙方就協議履行獲得的用戶資料等信息約定保密條款。曉某公司注冊“bilidata.cn”域名,開辦名為“某數據網”的網站,設置超鏈接跳轉至其運營的某數據網,在某數據網展示從某站和某火平臺獲取的數據,并以收費形式向用戶分級展示上述數據,又通過促成某站用戶和品牌主商務合作的方式收取服務費。寬某公司、幻某公司認為曉某公司的行為構成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遂訴至法院,請求判令“bilidata.cn”域名歸寬某公司所有,曉某公司消除影響、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160萬余元。
裁判結果
一審法院認為,曉某公司注冊“bilidata.cn”域名,易誤導用戶認為網站與幻某公司的注冊商標存在關聯,侵害幻某公司的注冊商標專用權;該域名又使用某站有一定影響力域名的主要部分,構成對寬某公司的不正當競爭。寬某公司就相關數據投入勞動和其他要素,享有合法控制、使用、經營等財產性權益。寬某公司在某站提供無差別對待的公開數據,基于數據流通、信息共享的互聯網及數據要素市場秩序整體考量,其對他人的正常處理和競爭行為負有容忍義務。但曉某公司獲取和使用的除公開數據外,也包含非公開數據,還涉及個人信息。寬某公司設置不同條件差別化提供和展示該些數據,又在某火平臺以保密條款的形式設置保護措施。曉某公司擅自通過技術手段獲取數據并借此開展有償交易服務,其獲取及使用數據的方式超出合理限度且有違商業道德,具有不正當性。某數據網展示的數據還包含用戶個人信息,曉某公司未征得用戶同意處理、展示相關信息,籍此開展營利性活動,超出了“合理處理他人已合法公開的個人信息”之限度,可能侵害他人合法的個人信息權益。一審判決:“bilidata.cn”域名歸寬某公司所有;曉某公司消除影響,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10萬元。一審判決后,原、被告均未提起上訴,一審判決生效。
?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 ?
典型意義
本案系典型的涉數據處理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本案裁判對于數據流通復用生態鏈中數據加工使用權與數據經營權、數據上“在先權益”乃至市場競爭秩序等權(法)益保護之間的沖突予以平衡考量,區分數據類型與處理場景,合理界定具體數據處理行為的正當性邊界。本案依法對侵害數據經營者權益及消費者個人信息權益的不當數據處理行為予以規制,平衡保護數據處理者與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發揮數據有序流通的重要價值,助力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是司法賦能數據治理的重要樣本。
/案例10/
利用APP軟件盜版他人小說侵犯著作權罪案
被告人杜某飛、徐某健、田某坤侵犯著作權罪案【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刑事判決,合議庭:王宇展、李濤、潘玉葉】
案情摘要
2020年起,被告人杜某飛受他人指使,先后伙同被告人徐某健、田某坤等人從事侵犯著作權的網絡小說APP閱讀器的行為。杜某飛指使徐某健等人注冊成立100余家公司。杜某飛等人將他人發送的“某看閱讀神器”等移動端小說APP軟件與上述注冊的公司綁定并進行網絡域名備案登記,并與穿某甲、優某匯等網絡推廣平臺簽訂合作協議為上述APP承接流量廣告營利。當有人使用APP觀看小說和漫畫時,就會看到植入的廣告,屆時會產生廣告流量,穿某甲、優某匯會將這些流量費用轉賬給上述公司。三名被告人在明知相關作品涉嫌多次侵犯他人著作權被提起民事訴訟,仍繼續參與上述運營行為。在運營期間未經著作權人許可,通過網絡向公眾傳播他人享有許可使用權的小說作品3000余件。
裁判結果
一審法院認為,被告人杜某飛與被告人徐某健、田某坤等人結伙,以營利為目的,未經著作權人許可,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文字作品,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其行為均構成侵犯著作權罪,依法應予懲處。一審判決:被告人杜某飛犯侵犯著作權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四百二十萬元;被告人徐某健犯侵犯著作權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并處罰金六十萬元;被告人田某坤犯侵犯著作權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并處罰金二十萬元;禁止被告人杜某飛、徐某健、田某坤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五年內從事網絡文學APP等與網絡文學著作權有關的職業。一審判決后,各被告人均未提起上訴,公訴機關未提起抗訴,一審判決生效。
?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 ?
典型意義
由于網絡環境下著作權侵權行為呈現出專業化、組織化的特點,導致違法所得難以查實。本案裁判明確,在能夠查明侵權數量時,以實際銷售價格、平均銷售價格、市場中間價計算犯罪金額和違法所得;通過信息網絡侵權時,一般根據侵權廣告的播放量占全部廣告的播放量的比例,或者侵權廣告的點擊量占網站或APP點擊量總次數的比例等來確定犯罪金額和違法所得。本案的審理對于推動網絡小說版權規范化具有積極意義。
來源:上海高院
責任編輯:奚曉詩
我知道你在看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