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春暖天艷,書香氤氳。4月23日,第30個世界讀書日如約而至。奉賢區圖書館以一場別開生面的“行走的閱讀·南橋源——跟著檔案city work”活動,帶領市民穿越歷史煙云,觸摸南橋城區在城市更新中的文化脈搏。從承載集體記憶的古華公園元寶石,到即將煥新登場的百年鼎豐醬園,這條串聯11處歷史地標的閱讀路線,既是一次書香浸潤之旅,更是對奉賢“以文塑城、以城載文”發展路徑的生動詮釋。
記憶地標:時光在此凝萃
古華公園內,一塊形似“元寶”的青色石頭靜靜矗立,成為南橋人跨越三十載的共同記憶?!?996年第一次來就和它合過影,每個南橋孩子幾乎都有這樣一張照片?!笔忻駨埮康脑捳Z中滿是溫情。據城市選書人陳偉介紹,這塊石頭實為江南傳統紡織工具,因形似元寶被賦予美好寓意,歷經歲月成為城市情感的載體?!坝袥]有與它合過影,就可以判斷出這個人是不是‘南橋小囡’?!北敬蔚男凶撸矎墓湃A公園開始。
沿著石板路前行,古華庭的變遷見證著南橋商業文明的迭代。“這里曾是南橋鎮近代史上第一個比較繁華的商業中心,‘古華山莊’承載著幾代人的婚慶記憶?!鄙虾7钯t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委員,南橋源建設公司總經理周衛中介紹道,如今通過城市更新,古華山莊、古華商城與古華公園整合為開放式商業綜合體“古華庭”,引入保利商旅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運營,輕奢商業與園林景觀交融,續寫“公園里的商圈”新傳奇?!澳壳罢猩桃呀浻?0%,大部分都是奉賢首店,預計在5月18號開業?!?/p>
水系街巷:勾勒老城文脈
南橋因水而興,老橫涇與南橋塘交匯形成的“十字水街”,是古鎮的“母親河”?!氨睓M涇與俞塘交匯成北橋,南橋塘與老橫涇交匯成南橋,水網交織孕育了最初的市集?!标悅ミ呑哌呏v,“雖然地貌已經發生了變化,但是地名還留著歷史的信息。我們老南橋的城市肌理就是‘十字水系’和‘十字街’?!?/p>
水運通達的東街(新建路)上,鼎豐醬園舊址正經歷著從工業遺產到文化地標的蛻變——這座擁有160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搬遷后以“長毛的建筑·發酵的力量”為設計理念,將打造為沉浸式體驗空間。周衛中透露,“希望市民來到這個空間,能夠感受到時間的魅力,享受慢生活。”
商業繁盛至今的南街(人民路),人和堂藥店大門兩側的“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對聯,歷經百年未改。作為與鼎豐醬園齊名的老字號,它的存續不僅是商業精神的傳承,更成為南橋人心中“老地方”的情感錨點。
北街的文昌廟搬遷演變成今天的二嚴寺,每逢考前香火源源不斷。而西街的卜羅德祠以及附近的沈家花園等歷史建筑,亦在保護與活化中講述著從清末到抗戰時期的城市記憶,成為文旅融合的鮮活注腳。
更新賦能:老空間迸發新活力
此次“行走的閱讀”,既是文化尋根,更是對“城市更新如何留住鄉愁”的實踐解答。針對奉賢區獨特的歷史足跡和豐富的文旅資源,“南橋源”城市更新項目將規劃核心從“開發重建”轉變為“經營共生”,立足“人民至上”,堅持“文化先行、有機更新”,重現歷史風物、講述老城故事,賦予奉賢人民更美好的生活圖景。
古華庭的商業升級保留了部分原有建筑信息,鼎豐醬園的改造融入發酵文化符號,十字街的街巷格局完整呈現老城肌理。這種“留改拆”結合的模式,讓歷史建筑成為可閱讀、可體驗、可消費的空間,推動“文化記憶”向“生活場景”轉化。
奉賢區圖書館館長施靜華指出,活動通過“地方文獻+實地走讀”的創新形式,將靜態的檔案轉化為立體的城市故事,正是對“書香奉賢”品牌的深化。2025年閱讀節期間,除本次走讀項目外,“言子講壇”“閱讀馬拉松”等傳統品牌與“青少年信息素養課程”等新項目將陸續登場,構建“全齡段、多維度”的閱讀生態。“我們也非常期待,有越來越多的讀者,能加入到我們的城市選書人的隊伍,一起來活化我們地方文獻的研究,講好我們的奉賢故事?!?/p>
從老石板路上的集體記憶,到新商圈里的消費場景;從老字號的技藝傳承,到圖書館的全民閱讀——南橋的蛻變,是一場關于“人、城、文”的雙向奔赴。城市更新不是推倒重來,而是讓歷史肌理在現代生活中重新呼吸;文化傳承不是簡單復刻,而是讓書香浸潤每個街角巷尾。當閱讀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奉賢南橋正以“文體旅商”融合的生動實踐,書寫著一座城市的精神年輪。
記者:傅瀟瑤 陳嘉安
見習記者:蔡范奕
編輯:何海丹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