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厚植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濟寧任城區古槐街道大石橋社區聯合轄區幼兒園,共同舉辦了一場莊重而有溫度的升國旗儀式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活動。此次活動吸引了幼兒園師生、社區黨員、工作人員及部分報名參與的轄區兒童共200余人參與,以儀式感為紐帶,將家國情懷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們心間。
一、晨光中的莊嚴儀式:國旗映照初心
周一早上7時30分,幼兒園的操場上,師生們身著統一園服,社區黨員衣著莊嚴,社區工作人員身著工作馬甲,整齊列隊等待升旗儀式。隨著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響起,由轄區兒童和幼兒園教師組成的升旗隊伍,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護送國旗入場。全場人員肅立,行注目禮,鮮艷的五星紅旗在晨風中冉冉升起,高高飄揚在校園上空。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稚嫩的童聲與成人堅定的歌聲交織,形成一曲充滿力量的愛國樂章。不少孩子目不轉睛地盯著國旗,小手不自覺地攥緊衣角,眼神中透露出對國旗的崇敬。社區老黨員王愛英感慨地說:“看著孩子們認真的模樣,就看到了愛國精神的傳承。”
二、寓教于樂的價值觀課堂:童聲唱響文明
升旗儀式結束后,活動進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環節。幼兒園教師李老師以“小紅星的故事”為切入點,通過動畫短片、繪本講述和情景模擬,向孩子們闡釋“愛國”“誠信”“友善”等關鍵詞。當講到“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時,孩子們紛紛攥緊小拳頭,為小英雄的勇敢事跡動容。
“小朋友們,如果你撿到了別人的玩具,應該怎么做呀?”在互動問答環節,社區工作人員張悅蹲下身,用親切的語氣引導孩子們思考。“要還給別人!”“不能說謊!”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清脆的童聲中傳遞著對價值觀的樸素理解。活動還設置了“價值觀拼圖”“文明用語小劇場”等游戲環節,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深化認知。
三、雙向聯動的育人格局:社區與校園同頻共振
此次活動是大石橋社區“家校社”協同育人體系的生動實踐。社區通過打造“陽光樹公益小課堂”、“老黨員宣講團”等品牌項目,持續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和文明素養培育向青少年群體延伸。幼兒園園長方玉艷表示,將升旗儀式與價值觀教育結合,既是落實德育課程的要求,也讓孩子們在儀式中感受集體榮譽感:“當國旗升起時,孩子們自然而然地挺直了小身板,這就是儀式的力量。”
活動現場,社區還向幼兒園推薦了社區書屋中《新時代好少年故事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繪本》等圖書,鼓勵孩子們從閱讀中汲取精神養分。居民劉女士全程參與活動后說:“這樣的教育不是說教,而是讓孩子在看、聽、玩中理解道理,作為家長,我們更愿意配合社區和學校,把價值觀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四、從“儀式感”到“日常化”:讓文明之花常開
隨著活動接近尾聲,孩子們用稚嫩的語言進行國旗下講話,表達出對祖國的熱愛,將“愛國”“友善”做出最質樸的理解,用行動讓核心價值觀閃閃發光!社區工作人員蹲下身輕捏孩子們的小臉,引導他們把“撿到玩具要歸還”“吃飯不剩飯”等小行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童真話語中悄悄扎根,成為此次活動最生動的注腳。
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階段性的教育實踐,更是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持續發力點,將愛國主義教育與社區治理、校園教育有機結合,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課堂走向生活,成為青少年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覺追求。下一步,古槐街道大石橋社區將持續在轄區學校、幼兒園推廣“沉浸式”價值觀教育模式,通過主題實踐、志愿服務、文化活動等多元載體,構建全民參與、全程滲透、全方位覆蓋的育人新生態,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奠定堅實基礎。
(供稿:濟寧市任城區古槐街道大石橋社區 車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