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據英國媒體當地時間21日報道,英國自由民主黨通過信息自由請求獲取的數據顯示,英國近5萬名急診患者在醫院推車床上等待超過24小時才被安排住院,其中年齡為65歲或以上的患者占比約70%,部分急診患者需要等待長達10天才能住院接受治療。而與此同時,英國財政大臣23日在美國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春季會議,計劃呼吁歐洲各國增加軍費應對烏克蘭戰場。英國政府大幅削減國內福利支出、提高軍費投入,引發外界對其“節流優先順序”的質疑。
總臺記者 陳林聰:我現在是在英國倫敦市中心的一家醫院急診部。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后的急診大廳里擠滿了等待就診的患者。根據最新數據,目前英國全國有近5萬名急診病人因為病情嚴重需要住院治療。但現實情況是,這些病人平均要在醫院的推車床上等待超過24小時,才能等到一個住院床位。
英國自由民主黨表示,英國政府在急診醫療應對方面的表現“令人痛心”,在被聯系的141家英國醫院信托機構中,只有54家提供了完整數據,自由民主黨表示,這意味著實際在醫院急診室等待的患者的人數可能更高。
然而,近期英國政府在削減福利支出的同時,大幅增加國防開支。財政大臣里夫斯23日參加在美國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春季會議,將與美國財政部長及歐洲多國財長會晤。里夫斯此次美國之行的一個重要議題,是呼吁歐洲國家增加國防支出,就如何更有效地支持烏克蘭與歐美各國協調立場,充當領導者的角色。
此外,為緩解財政壓力,近期英國政府正推進一項頗具爭議的改革——廢除英格蘭國民保健署,并宣布削減高達近50億英鎊的福利預算,尤其是與健康相關的個人補助金。
英國倫敦市民 安妮:每當賬單寄來,我們就感到焦慮,而我們總是得精打細算制定預算,根本不應該是這樣的。
總臺記者 陳林聰:有分析指出,此舉雖有“節流”之意,卻可能犧牲了弱勢群體的基本保障,可能會進一步激化英國社會矛盾。一邊是近5萬名排起長隊等待治療的病患,一邊卻是逐年增加的英國軍費開支;一方面是計劃減少國民福利預算;但另一方面,英國政府卻在不斷加大對外軍事支持的力度。所謂的“節流”邏輯背后,實際上反映出英國政府在內外壓力之下的進退兩難。(總臺記者 陳林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