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時值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SAIF/高金)建院16周年,高金博士項目舉辦了一場以“攜手成長”為主題的校友返校交流會。來自產業界與學術界的多位博士校友重返校園,與在校博士生展開深入交流,圍繞科研經驗、職業發展、量化金融、人工智能等多個前沿議題展開精彩分享,為同學們提供了寶貴的學習與成長啟發。
會議伊始,高金金融學講席教授汪勇祥發表致辭。他首先對各位校友重返母校表示熱烈歡迎,并鼓勵各位校友與同學以輕松、健康的心態投身科研、工作與生活。同時,他也希望在校的同學們珍惜校園時光,關注內心真實的興趣與熱愛,勇敢追尋屬于自己的職業方向。
隨后,多位校友陸續分享了自身的工作經歷與職業轉型過程。他們結合自身經歷,肯定了堅實的學術基礎在職場中的長期價值。校友們一致認為,在求職與職業發展過程中,保持積極心態與開放姿態至關重要,應勇于探索、主動發揮自身優勢。相較于一條“標準化”的成功路徑,更重要的是在不斷嘗試與實踐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向。
針對在校同學在科研推進和職業選擇中可能面臨的疑惑與挑戰,校友們不僅提供了實用建議,還深入比較了學界與業界在目標導向、團隊結構及成果評估機制等方面的不同。他們鼓勵同學們結合當前金融行業的發展態勢,勇敢探索、持續積累,并根據自身特長與興趣制定個性化的職業發展規劃,以長期視角看待成長路徑。
圍繞量化金融領域,校友們從量化私募、期權交易、金融科技的發展歷程、行業現狀到未來趨勢與挑戰進行了多維度的分享,并建議同學們一方面熟練掌握金融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夯實數學建模和編程素養,并不斷提升邏輯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交流互動環節,同學們積極就量化招聘標準、實盤交易要求、因子模型優化、學術研究與業界工作內容的異同等議題展開提問,現場氣氛熱烈。
人工智能作為當前的熱門領域,也成為交流的另一大焦點。多位校友介紹了AI技術在金融、醫療等行業的應用實踐,并結合自身經驗探討了數據合規、技術倫理、行業監管等現實問題。同時,也對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潛力進行展望,指出AI與專業領域融合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強。AI的運用,在未來的研究和就業中所占據的位置將會越發重要。
在關于博士階段能力培養的討論中,校友們普遍認為,博士階段不僅是科研能力的鍛煉期,更是系統思維、綜合素養和價值觀的形成期。他們鼓勵同學們充分利用學院提供的seminar、小組研討、專業課程等資源,積極參與校企合作項目,逐步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并重視表達能力的鍛煉與人力資本的積累。
本次返校交流會不僅為博士生提供了一個信息共享與思想碰撞的高質量平臺,也進一步加強了校友與學院之間的聯系。通過此次交流,同學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職業路徑的多元可能性,也獲得了校友們的寶貴建議與鼓勵,對于博士階段的學習、生活規劃和職業發展都有了更具體的理解和認知。
高金項目火熱招生中…
歡迎點擊小程序了解更多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