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版圖迎來歷史性時刻——廣湛高鐵控制性工程佛山特大橋成功實現西江段主橋合龍。這項凝聚中國基建智慧的超級工程,以雙孔200米跨徑刷新了時速350公里無砟軌道鋼混連續剛構橋的世界跨度紀錄,標志著我國高鐵橋梁建造技術邁上新臺階。
作為國家高鐵網絡"八縱八橫"戰略要道的重要節點,這座全長15.6公里的復合型特大橋堪稱現代橋梁技術博覽館。其西江段主橋創新采用"混凝土懸澆+鋼混結合梁"的復合結構,在確保時速350公里高鐵平穩運行的同時,完美解決了深水航道大跨徑建造難題。施工團隊自主研發的多功能集成化施工裝備,成功完成重達600噸鋼箱梁的40米高空整體吊裝,創造了繁忙航道大型構件吊裝精度新標準。
面對西江流域復雜的地質環境,建設者開創性采用"旋挖鉆-沖擊鉆"協同作業體系,攻克了串珠狀溶洞區超大直徑樁基施工難關。中鐵廣州局廣湛項目總工程師楊景新透露,通過建立三維動態監測系統,實現了主橋合龍段毫米級誤差控制。工程期間形成的12項國家專利、2項省部級工法,為我國深水復雜地質橋梁建設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
值得關注的是,該工程在生態保護方面同樣樹立標桿。施工團隊通過精準計算潮汐周期,采用封閉式圍堰作業,最大限度減少對西江主航道及水生生態的影響。
據測算,廣湛高鐵全面貫通后,大灣區與粵西地區的時空距離將實現革命性突破。廣州中心城區至湛江的通行時間將由現有時速200公里動車的5小時壓縮至1.5小時,有力推動珠江-西江經濟帶深度融合發展。該項目對于完善沿海高鐵走廊、促進產業要素跨區域流動具有戰略意義,預計將帶動沿線超2000億元產業集群聯動發展。
當前,工程建設者正加快推進橋面無砟軌道施工,預計2025年底具備聯調聯試條件。這座凝結中國建造智慧的超級橋梁,即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向海圖強的新動脈。
廣湛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沿海通道的關鍵控制性工程。建成通車后,廣州市區到湛江市區中心的通行時間將大幅縮短至90分鐘。這不僅會讓粵西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聯系更加緊密,還將有力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顯著提升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對區域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王祥、盧業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