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做夢都沒想到,自己十年控壓經驗竟毀在一個動作上。
那把藥片掰成兩半的咔嚓聲,成了他半身不遂的催命符。 醫生盯著CT片上的腦出血陰影,手指都在發抖:"控釋片當糖丸掰?
這是在血管里裝炸彈!" 硝苯地平控釋片表面的激光微孔,精密得像瑞士鐘表齒輪。 每個小孔按程序釋放藥量,掰裂的瞬間就變成泄洪閘門。
185mmHg的血壓在30分鐘內暴跌,血管像被抽走支架的帳篷般塌陷。
隔壁李嬸的降壓藥嚼著吃,說是怕噎著,結果低血壓暈倒在菜場。 緩釋片外殼在胃里本該像洋蔥般層層剝落,咬碎后卻成了炸藥包。 西柚汁會讓硝苯地平血藥濃度飆升三倍,這個冷知識藏在說明書第17行。
藥片見光分解的特性,讓不少老人把降壓藥儲存在透光的糖果罐里。 急診科醫生最怕聽到"舌下含服硝苯地平",這操作比徒手拆雷還危險。
控釋技術原本是高血壓患者的福音,現在卻成了亂用藥的重災區。
有人把30mg藥片磨粉沖水喝,相當于把24小時勻速輸液改成高壓注射。
降壓不是賽跑,血管適應力比蝸牛還慢,驟降30mmHg就能引發腦缺血。 那些把藥片掰兩半的銀發族,和年輕人把緩釋膠囊倒出來吃的數量相當。
藥片外衣上的"勿掰開"標識,小得像是給螞蟻看的視力表。
保健品柜臺前擠滿想替代降壓藥的大爺大媽,降壓茶銷量是正規藥物的三倍。 控釋片的價格比普通片貴五倍,卻常被當成"升級版"隨意加量。 醫生開藥時說的"一天一次",在患者耳朵里自動翻譯成"不舒服就吃"。
我個人認為,藥企該把"整片吞服"印成熒光紋身貼在藥片上。 那些躺在ICU里的腦出血患者,床頭都擺著被掰成月牙形的藥片殘骸。
降壓藥吃對是續命仙丹,吃錯就是定時炸彈,區別只在是否尊重那層科技外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